智享middot卫生八百户小学

家长朋友们:

您好!

秋冬季节是各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学校是人群密集场所,传染病容易高发频发,一旦爆发,危害性极大。为防控秋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现就秋冬季传染病基本常识和预防措施告知家长朋友:

一、秋冬季传染病基本常识

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疱疹性咽颊炎、诺如病毒、猩红热等。此类疾病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染。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随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初始症状: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发热38℃以上,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由于变异性快,人群普遍易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感染症状一般轻微,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咽痛、口腔内疼痛和皮疹,在手、足、臀、膝部出现丘疹、疱疹,可自愈,不留痂。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4.腮腺炎: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5.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以肠道传播为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临床表现:1)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2)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黏液脓便。3)可出现头痛、寒战和肌肉痛等症状。

二、防治传染病应注意事项

为确保学生的安全,我校除了做好宣传教育、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认真做好开窗通风、校园清洁消毒外,也希望各位家长督促提醒您的孩子,一起做到以下几点:

1.对于晨午检中或在校期间发现体温在37.3度及以上、或有出疹等其它症状的学生,请家长及时接回,医院就诊。

2.在家注意观察孩子,如发现腹泻、腹痛、发热、出疹、头痛、乏力、腮腺肿痛等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就诊。并遵医嘱决定是否来校,医院的统一安排接受检查和治疗,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孩子如因病缺勤,请家长及时主动与本班老师联系,如实告知孩子的身体状况,便于学校做好相关防病工作。如孩子确诊为传染性疾病,医院开具证明,方可返校。

3.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要用卫生纸遮捂口鼻、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不随地吐痰;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等物品。居室应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多饮白开水,拒绝生水;尽量少喝有色饮料;拒绝“三无食品”,保证足够的营养;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和热熟食品,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5.家长应指导孩子合理作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体育锻炼,每天保证合理时间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注意不与可疑患病儿童接触,防止交叉感染。应经常彻底清洗孩子的玩具或其他生活学习用品,勤洗勤晒衣被。

传染病防控工作与孩子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的健康平安努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绿色安全的屏障!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6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