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秋冬季疫情防控及常见流行性传染

秋冬季疫情防控及

常见流行性传染病预防

温馨提示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秋冬季是传染病的多发流行季节,特别是今年全球疫情仍然持续蔓延,近期国内部分城市相继发生聚集性疫情,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为了全力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平稳有序开展,维护同学们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请全体师生、家长主动了解并做好疫情常态防控和季节性传染病预防的相应措施。

秋冬季疫情防控常见流行性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如下: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卫生常态化疫情防护措施。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者咳嗽时遮住口鼻。

2、外出时,注意科学佩戴口罩。

3、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素养,了解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丢弃垃圾时请分类投放。

4、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尽量不去禽类屠宰市场。与他人接触时保持“一米线”安全距离。

5、提倡多参加健康的户外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注意规律饮食与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减少疾病感染风险。

7、凡是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症状的,主动立即向学校老师报告。发病症状较轻时,医院检查就诊,病愈后,医院康复证明返校入学,以避免交叉感染其他同学。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传染性极强,容易造成暴发流行。通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出现咳嗽、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预防措施:1、个人锻炼。合理地安排一些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爬山、打球等都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御病毒侵袭的能力。2、充分休息。人的休息和睡眠状况会直接影响抵抗力水平,所以任何活动都应适可而止,保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感到身体疲劳时要及时休息,保持精力充沛。3、科学合理安排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荤多素少、热量过高、脂肪过剩的饮食对人体非常不利,会使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身体抗病毒的能力下降,让流感病毒乘虚而入。所以要合理安排饮食,均衡地搭配蛋白质、糖分、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各种有助于增强体质的营养素,还可以多补充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饮食一定要规律,不可暴饮暴食。另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因为上火后更容易招致病毒侵袭。4、防寒保暖。冷暖交替比较频繁的时候,人体由于无法适应剧烈的冷暖变化,抵抗力就会下降,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袭。秋冬季节早晚都比较寒冷,更要特别注意,如早晚适当添加衣服,夜间睡眠时换厚被等。5、个人卫生在预防流感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流感病毒很容易通过手部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品后再接触口鼻而感染,专家称约一半的流感发病就是通过手部接触患病的,所以勤洗手、保持手部的卫生十分重要,尽量避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等。6、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逗留,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在露天或是空气流通的地方,即使周围有流感病人,空气中的病毒也会随风飘散,阳光中的紫外线也有很好的杀灭病毒的作用。应充分利用,多参加户外活动,接受日光充分照射。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预防措施: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这是常见的腮腺炎的预防方法。

2、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早治疗。一旦发现患疑似流腮的情况,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3、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出行要慎重。这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方法,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预防措施:1、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对麻疹患者应做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患者隔离至出疹后的第五天,若有并发症则延迟隔离至出疹后第十天。2、切断传播途径。流行期间避免到公共场所或人多拥挤的地方,出入应佩戴口罩;无并发症的患者在家中隔离,医院感染。3、增强人群免疫力,保护易感人群。预防麻疹和风疹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含麻疹及风疹成分的联合疫苗。

水痘

水痘的潜伏期一般是7~17天。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

预防措施:

1、预防水痘的有效手段是及时接种水痘疫苗,凡没有患过水痘也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水痘。

2、本病流行季节,不要去人群聚集、空气流动差的公共场所。

3、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一旦出现水痘症状,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限为自发病起至疱疹全部结痂为止。

5、本病流行季节,发现水痘病例及时报告并严格执行隔离治疗措施。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该病毒基因多样且高度变异,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人一生中可多次获得感染。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所有人群均易感。

诺如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

预防措施:

1、注意洗手卫生,用肥皂和清水认真洗手,尤其在如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前、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3、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应远离厨房或食物加工场所。

4、诺如病毒感染病人患病期至康复后3天内,不能准备加工食物或为其他患者陪护。

5、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其次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除,此还可通过接触病人或通过被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疱疹液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感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在触摸口鼻前、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2、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

4、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庭常备“84”消毒液,采用“浸、洗、擦、洒、泼”五法对儿童的玩具、其他用品等定期清洗消毒。

5、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

6、出现可疑症状如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

网络

编辑

宋祺玥

审核

薄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7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