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知识知多少

年4月25日是全国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一、我国免疫规划发展历程

年我国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开展冷链建设。其主要内容为“四苗防六病”,即对七周岁及以下儿童接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使儿童获得对结核、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的免疫。

年6月1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发下简称条例)确定了我国免疫规划疫苗实施免费接种政策。按国家免疫程序,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全程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所有疫苗。《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发现漏种儿童督促其监护人带孩子到预防接种单位进行补种。

年,经国务院批准,全面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一直到今天,扩大国家免疫规疫苗的范围已增加到14种,分别为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出血热疫苗、钩体疫苗、炭疽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肝、出血热、钩端螺旋体15种疾病。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这也充分说明疫苗接种在保护健康上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广大群众要积极参与国家免疫规划,把“疫苗接种”作为一种“健康投资”,真正做到预防疾病和保护健康。

二、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世界各国政府均将预防接种列为最优先的公共预防服务项目。

婴儿出生后,可以从母亲体内获得一定的抵抗传染病的抗体,但随着孩子月龄增长,其体内的母传抗体水平会逐渐减弱和消失,成为传染病的易感者,而容易感染发生相应传染病。为了提高儿童抵抗传染病的能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需要按照免疫程序及时给儿童接种疫苗,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绝大多数儿童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后,儿童群体形成牢固的免疫屏障,既可以保护儿童自己不得病,同时也可以保护少部分因疾病不能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的儿童。

三、疫苗分为哪几类?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四、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我国是乙肝大国,根据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数据,在中国约有万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液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而成人仅为10%左右。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即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免费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保证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及时性显得尤为重要——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剂次。

对于我县孕妇已经明确诊断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实施母婴阻断项目,除为其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外,同时还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对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绝大多数的儿童都可受到保护,并且效力持久。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4岁儿童HBsAg携带率为0.32%,与年的9.67%相比下降了97%。通过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年5月,我国正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认证,实现了将5岁以下儿童慢性HBV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标。这是我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取得伟大成就,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典范。

五、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最近麻疹疫情“高调”肆虐,搞得到处人心惶惶,香港、深圳、菲律宾、北美以及日本等地也相继爆发了麻疹疫情,一时间麻疹疫情突然卷土重来并且来势汹汹,在多个国家出现高发势头。今年到目前为止,菲律宾已经报告了麻疹病例,其中人死亡,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死亡总人数。大多数病例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罹患麻疹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包括脑炎、严重腹泻和脱水、肺炎、耳部感染和永久性失明。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麻疹病毒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在人口密集而未普遍接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每年的3月至5月是麻疹旺季,通常来说,麻疹的潜伏期为7-18日,在这期间,患者会出现发烧、流鼻涕、眼红、咳嗽、口腔内出现白点等症状。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目前,对麻疹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一般为对症治疗。所以说,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前,几乎每个儿童都难以幸免感染。我国广泛使用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幅下降。但在部分地区仍有麻疹病例暴发。及时全程接种麻疹疫苗,能有效预防麻疹的感染。根据世卫组织指南,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应接种疫苗,无论该国是否已消除该病毒。一个社区要得到保护,至少95%的儿童必须接种两剂麻疹疫苗,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月龄。

六、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

注意啦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七、疫苗的冷链运转

由于疫苗对温度敏感,为了保证疫苗从生产、储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链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温度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冷链系统,覆盖全国各级疾控机构和接种单位。疫苗一般储存在冷库、冰箱中,运输则使用冷藏车或冷藏箱。无论是疫苗储存还是运输,都要求记录温度状态,来证明疫苗处于适当的冷链温度条件下。

我们所使用的疫苗均由省级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通过冷链设备逐级运送到接种点以保证疫苗的有效性。疫苗由生产企业通过冷藏车直接运送至全省各市疾控中心冷库,再由市疾控中心根据我县疫苗需求用冷藏车运送至我县疾控中心冷库,我县疾控中心根据各乡镇疫苗接种需求按月配送至各乡镇,保存在各乡镇冰箱中。在疫苗冷链运转的过程中,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储存运输和温度监测以保证每支疫苗的效价。

疫苗运送流程图

来源:修水疾控免规科

往期精彩

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可点击蓝字查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7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