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县初级中学冬季传染病预防告家长书

预防冬季疾病

健康你我他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冬季是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学校人口密集,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为预防和控制冬季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现就冬季传染病防控措施告知如下:

一、冬季流行哪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般情况下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数小时至4天。发病常见急起高热,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症状。

2.水痘:

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出现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冬春两季多发,其传染力强,水痘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该病为自限性疾病,一般不留瘢痕,如合并细菌感染会留瘢痕,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以静止状态存留于神经节,多年后感染复发而出现带状疱疹。

3.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病后有持久的免疫力。起病大多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疼、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腮腺炎其病虽不可怕,但其部分并发症后果严重,往往危及患者的生育功能。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系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的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手、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飞沫和疱疹液直接传播。一般仅需对症治疗,愈后良好。

5.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复发性感染,以肺结核最为多见。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有研究表明,一个未经治疗的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1年能传染10-15个健康人。症状常有低热、全身乏力和咳嗽、咳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6.出血热:

出血热是由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病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导致人发病后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经过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多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7-14天。常在野外工作活动的农民、学生发病率高。如果一周内出现过不明原因的高热、腰痛要警惕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生,医院就诊。

二、预防措施

1.定期打开门窗自然通风。通风能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同时,每周要使用“84”消毒法对孩子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活动场所和房间进行定期规范消毒。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要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舒展筋骨,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尽量不要让孩子去野外、河边及杂草丛生的地方去,不要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避免出血热病例发生。

5.学习、生活有规律。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它活动使身体劳累过度,会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6.衣、食细节要注意。冬季气候多变,寒冷干燥,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冬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及时到县级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治疗。如有传染病的症状,应配合疾控防疫人员的指导,立刻采取治疗和隔离措施,以免传染源范围扩大。

8.接种疫苗是传染病最直接、最廉价、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家长应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到就近的疫苗接种门诊,规范接种疫苗。

三、注意事项

一旦发现孩子有类似传染病的症状,请家长医院就诊,切忌隐瞒病情,确诊病情后要及时隔离,不得再让孩子上学,并及时给老师请假,说明情况,根据疾病防控部门的要求进行隔离治疗。

甘泉县初级中学编辑夏国强审核马雄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hl/157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