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病例可因咽后壁损伤并感染,或由邻近部位的炎症蔓延所致
原因
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发生于咽后间隙中,多因咽后淋巴结感染化脓引起,分急慢性两类,急性者多见于儿童慢性者少见,多系颈椎结核形成脓肿,又称冷脓肿本节论述急性化脓性咽后脓肿
(本文内容/图片转自网络,仅供参考,一切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遵从医生的指导)
咽后隙位于咽后壁后方,颊咽筋膜与翼筋膜之间,上达颅底下接纵隔,两侧咽旁隙相邻,为一含疏松结缔组织的潜在筋膜间隙,并由咽缝分为左右两部,婴幼儿咽后隙中富于淋巴结,这些淋巴结接受鼻腔后部、鼻咽部、咽鼓管及中耳的部分淋巴引流故上述部位的急性炎症可循淋巴途径感染,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及脓肿咽后淋巴结于3~8岁时逐渐消失,故本病多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致病菌与扁桃体周围脓肿相同
预防
咽后脓肿在用手指触扪检查须慎重轻柔,在作穿刺或切开排脓也应有充分应急准备,如吸引器、直达喉镜等,以免脓肿突然破裂,脓液流入呼吸道而致窒息甚或死亡(责任编辑:李桂妹)
更多咽后脓肿问题
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