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颐这件小事

发颐,是热病后余毒结于颐颌间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常发生于热病后期,多一则发病,颐颌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全身症状明显,重者可发生内陷。类似于西医的化脓性腮腺炎,是最常见的涎腺炎症性疾病,可发生于一侧,也可发生于双侧。

病因病机

本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正常时,腮腺分泌大量唾液经腮腺导管排入口腔,有帮助消化及冲洗自洁作用。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全身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减弱,唾液分泌功能障碍,致病菌经腮腺导管逆行进入腺体而发生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此外,外伤或周围组织炎症的扩展,涎石、疤痕挛缩等影响唾液输送,亦可引起本病。发病急骤,多数病员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白细胞增多等表现。少数病员上述全身反应可不明显。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多发生于一侧。患侧腮腺区红肿明显,下颌后凹消失。由于腮腺包膜致密,肿胀受到约束,内部压力增高,故疼痛剧烈,触压痛明显。有程度不等的强口受限。患侧腮腺导管开口处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由于筋膜分隔,脓肿常为多个、分散的小脓灶,故早期无典型的波动感。诊断时要注意和流行性腮腺炎鉴别。后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染病。多见于小儿,有接触传染史,常为双侧性。腮腺导管开口处无脓性分泌物。白细胞总数不高,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多。

常为单侧受累,双侧同时发生者少见。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或不明显,腮腺区轻微疼痛、肿大、压痛。导管口轻度红肿、疼痛。若处理及时,可使炎症消散。若未能及时控制,炎症进一步发展,则可使腺组织化脓、坏死。此时疼痛加剧,呈持续性疼痛或跳痛,腮腺区以耳垂为中心肿胀明显,耳垂被上抬。进一步发展,炎症扩散到腮腺周围组织,伴发蜂窝织炎。皮肤发红、水肿,呈硬性侵润,触痛明显,可出现轻度张口受限,腮腺导管口明显红肿,轻轻按摩腺体,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溢出,有时甚至可见脓栓堵塞于导管口。

纤维结缔组织将腮腺分割为很多小叶,腮腺炎形成的脓肿多为散在多发性脓肿,分散在小叶内。腮腺浅面的腮腺咬肌筋膜非常致密,脓肿未穿破以前不可扪及波动感而呈硬性浸润块。穿破腮腺包膜后,脓液进入邻近组织或间隙,引起其他间隙的蜂窝织炎或脓肿。腮腺深面的包膜薄弱,脓肿穿破后可进入咽旁或咽后间隙,或沿着颈部间隙向下扩散到纵隔,向上可通底扩散到头颅内,通过这些途径扩散的机会不多,一旦发生,则病情严重而危险。

折叠临床表现

化脓性腮腺炎的初期症状主要为疼痛,逐渐引起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区肿大,腮腺导管口可呈现红肿,压迫肿大的腮腺区导管口可流出脓性或炎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感染,可使腺体组织坏死,扩散到整个腮腺组织并向周围组织扩散。炎症初期全身反应不明显。病情加重,可引起高烧,有时可高达40℃,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增高。全身反应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和病人机体的情况。

化脓性腮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致病因素不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要予以鉴别。后者主要为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多见,有相关接触史,多为双侧,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不高,但在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增高。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期血液及小便中淀粉酶增高。

折叠治疗方案

1、针对发病原因纠正机体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体液平衡。

2、选用有效抗生素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适量头孢霉素等抗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并从腮腺导管口取脓性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选用最敏感的抗生素。

3、其他保守治疗炎症早期可用热敷、理疗、外敷如意金黄散。消毒漱口剂也有助于炎症的控制。中药可予普济消毒饮加减口服。

4、切开引流发展至化脓时,必须切开引流。其特征是:局部有明显的凹陷性水肿,局部有跳痛并有局限性压痛点。

切开引流在局麻下进行,切口在耳屏前方或下颌角后缘,用大号血管钳插入腮腺,注意分离各个腺小叶的脓腔。切开时要避免损伤面神经。

折叠预防

化脓性腮腺炎主要是逆行感染,因此,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是预防其发病的重要环节。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慢性牙周炎患者应于口腔科就医。一些体质虚弱、长期卧床、高热或禁食的患者常可发生脱水,更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体液平衡,加强营养及抗感染治疗。采取上述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的发生。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hl/63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