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 htt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万物复苏。但随着气温回升,一些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孩子抵抗力较弱,免疫力较差,很容易遭受病毒感染。
给大家盘点下常见的六种春季儿童流行病,请家长们注意防护哦。
春季六大儿童流行传染病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水痘在早春时节易流行,1-14岁儿童是它的高发人群,潜伏10-21天。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很多孩子在发病初期就会出现皮肤丘疹。但大一点的孩子刚开始发病时常常会发烧,体温可上升至39℃-40℃。
孩子在生水痘的过程中,身体上会有很多小红点,从胸部、腹部逐渐发展到全身。小红点变大后成为有液体的水泡,一两天后水泡破裂结成疙瘩或硬壳。随后,同一位置再次出现小红点,重复这一过程。
在2-6天里,新的小红点会重复出现2-4次。
10-14天后,红点脱落完全康复,身上不会出现疤痕。
家长需要注意的是,生水痘期间,孩子往往会出现轻微发烧现象,水痘扩散期间,孩子会有发烧症状,水痘消失后发烧症状也会消失。
每天早教家庭日常防护建议:
1.注意消毒与清洁。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2.定时开窗。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
3.退烧。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
4.注意病情变化。注意病情变化,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医院就医。
5.避免用手抓破疱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引起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瘢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手的清洁。
流行性感冒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这种病的传染性很强,发病率在所有传染病中排名第一。
流感潜伏期是1到3天,发病后通常会出现咽痛、头痛、高烧、咳嗽、疲倦无力、浑身酸痛等典型症状。通常来说,流感发烧会持续三四天,也有可能出现肠胃型流感或重症肺炎。
流感的典型症状普通感冒也会出现,但普通感冒通常不会出现浑身酸痛等全身症状。而且,流感发烧时的体温要比普通感冒要高,通常是38.5℃-39℃甚至40℃的高烧。
孩子发高烧容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脱水、惊厥等症状,大家要注意加强护理。
流行性感冒家庭日常防治建议:
红眼病
红眼病也是家长们需要警惕的一种常见春季传染病。
孩子患上红眼病后,会出现眼睛肿胀、发红、发痒、怕光、流泪等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并不会让孩子视力下降。
红眼睛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孩医院就诊。孩子用过的手帕、毛巾等物品上携带着大量病菌,健康人与之接触很容易被传染。因此,大家要给孩子准备专门的洗浴用具,而且孩子每次用完后都要煮沸消毒。
红眼病家庭日常防治建议:
1.卫生习惯。
日常生活中想要预防红眼病,家长就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还要告诉孩子,如果眼睛不舒服,不要用手去揉,要用干净的手巾去擦。
2.饮食习惯。
在饮食上,要注意保持清淡,让他多吃蔬菜和水果。
3.减少聚集活动。
另外,在红眼病的高发期,最好少带孩子去人员众多的公共场所。
腮腺炎
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5-10岁孩子是高发人群。
孩子感染腮腺炎病毒后,通常会有两到三个星期的潜伏期,发病时会出现食欲不振、发烧、腮腺肿痛等症状。
此时应对孩子进行隔离,消肿一个星期后一般就不会发生传染了。
腮腺炎家庭日常防治建议:
1.及时隔离。
孩子出现腮腺炎症状后应马上进行隔离,让他卧床休息。
2.饮食习惯。
患病期间,大家最好要给他吃软糯、易消化的食物。
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包括碳酸饮料、果汁、柠檬汁等)会刺激唾液分泌,造成局部疼痛加剧,大家不要让他吃。
另外,大家要让孩子多喝开水,同时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猩红热
猩红热是冬春交替时节高发的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病。这种病的主要症状表现有:
(1)轻型猩红热:孩子发热时体温不高,有咽炎,皮疹又少又稀,且出疹期较短,常常不药而愈。常常在患儿皮疹脱屑后,或者并发肾炎后或出现才会被发现。
(2)中毒型猩红热:发病很快,孩子突然发高烧,全身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常常伴有精神烦躁、不安、呕吐、惊厥、昏迷等表现,甚至会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布全身,而且身上常常会有出血点。
(3)脓毒型猩红热:与中毒性猩红热相比,脓毒型猩红热病情更为严重。孩子患病后会出现精神烦躁、发高烧、咽峡炎变重等症状。但是,如今这类患儿比较少见。
猩红热家庭日常防治建议:
1.休息。孩子患病后,大家应让他卧床休息,同时给他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帮助身体恢复。如果孩子病情较重,医院治疗。
2.护理。另外,孩子出疹期间,大家要注意孩子的皮肤护理。最好将孩子的指甲剪短,以免将皮肤抓破。如果孩子感到皮肤瘙痒,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痒痛。
手足口病
春天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这种病通常发病较急,孩子患病后常常会出现发烧症状,体温在38℃-40℃之间,大多持续4-7天。
刚开始发病时,有的孩子还会伴有腹泻、呕吐、厌食、咽痛、流鼻涕等症状。
不久之后,孩子手掌、手指、脚趾、口腔等部位会出现红色的小丘疹,然后很快就会变成小疱疹。这些小疱疹跟米粒一般大小,直径在2-4毫米,呈椭圆形或圆形,疹子周围还有红晕。
由于这种病的主要特征是手部、脚部、口腔有疱疹,所以被称为手足口病。
口腔部位的疱疹大多出现在扁桃体、咽部、口唇、舌头、颊粘膜等处,并很快形成小溃疡。孩子吃东西、流口水时会感到疼痛,甚至会影响正常进食。
TIPS:尽管手足口病是病毒感染造成的,但不要盲目使用抗病毒药物。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但到现在为止没有针对此病毒的药物。给孩子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家庭日常防治建议:
1.隔离。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一般需隔离2周。
2.消毒。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
3.饮食习惯。1周内应休息为主,饮食宜清淡,禁食冰冷、辛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
4.保持口腔卫生。应保持口腔清洁,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
5.保持清洁。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6.饮水。低热或中等热度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虽说,春天是很多传染病的高发期,但只要父母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多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态,就能够早发现早治疗,让宝宝健康成长,开心度过春日里的每一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