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
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代表药有青霉素,头孢拉定等。
自从年弗莱明发现以来,也有将近70年的历史了,这七十年中,抗生素在人类与疾病斗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今抗生素的种类也发展至上万种。但近年来,随着人们滥用抗生素,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世界难题—耐药性,或许若干年之后,我们将面临无药可用。
那么,滥用抗生素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危害呢?一、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如庆大霉素有耳毒性和肾毒性,红霉素有肝毒性,一二代头孢具有肾毒性,磺胺类药物可引起血尿,造血系统的影响等等二、过敏反应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药物都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严重时可致死。三、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临床上四环素,氯霉素等药物较易引起二重感染,治疗困难且病死率极高。四、耐药毫无疑问,耐药是滥用抗生素最大也是最严重的危害。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在我国,这种对话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大家都习惯了「消炎」,阿莫西林也几乎成了家庭小药箱的标配。
孰不知这就叫「滥用抗生素」。
乱吃消炎药的话,感冒治不了,损害健康倒是有一份功劳。
而这一切,正是大家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引起的。
感冒是我们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感冒虽小,但治疗不当,会演变为多种病症,前一段刷爆朋友的故事,就是一位老岳父感冒后处置不当后引发的家庭悲剧。
现在大家感冒发烧,第一个想法就是退烧,医院里最快的方法是什么?打针、输液,感冒了医院挂三天点滴,就好了。
挂点滴是现在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医院里挂点滴输液的几乎人满为患。
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买两个气球,一个不吹,另一个气球吹起来放一段时间,再把气放掉,你会发现,吹过的气球就会变的松松垮垮,气球的表面也不在均匀光滑。
打点滴就是将液体打入静脉中,打点滴,最少三天,一天两瓶,感冒一般是一年春秋两次,这样静脉的反复收缩、膨胀,多年下来血管壁不断反复,就会像那个吹过的气球一样,变得不再均匀,十年、二十年以后,遇上大事,着急上火,血脉一冲,薄的血管壁很容易破裂,更易形成心脑血管疾病。
长期输液后患多大,你知道了吗?
有人说,我不输液,我感冒了就吃点西药,就好了。
经常吃药的人,也有一个特点,会经常更换药物,因为有时候常吃一种药,下次就不管用了,产生了抗药性,这有什么坏处吗?
记不记得几年前卫生部将含有ppa成分的药物撤柜,当时大部分感冒药都含有ppa,它的潜伏期是10年,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小脑萎缩,后期发展下去就是老年痴呆。
今天的药物里都声明不含ppa,但你能保证过几年还会不会发现又有别的有害成分呢?有些药物对人体的伤害是很可怕的,你还要白白为医药厂商当试验品吗?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众所周知,抗生素对治疗某些疾病颇有效果,但不科学地使用抗生素,不仅影响治病,还可能伤害每一个人。
1正确认识抗生素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具有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抑制核酸的转录和复制四种方法,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
很多人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认为不管是头痛脑热,还是咽痛流涕,只要身体有“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都可以用抗生素来消炎治病。
但事实上,抗生素≠消炎药,如果想直接减轻炎症反应,必须依靠专门的消炎药。人体自身分泌的可的松类激素也具有消炎作用,可让普通感冒引起的嗓子发炎等自行痊愈。
而抗生素只是在特定的场景下有消炎作用,即只对一些由细菌引发的炎症有效,而对病毒、真菌、过敏、外伤等引发的炎症几乎没用。这也是抗生素在医药学书籍里统一被称为“抗菌药物”的原因。
因此,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局部软组织淤血、红肿、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药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如病毒性感冒、腮腺炎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治疗。否则不仅容易贻误病情,还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引发严重后果。
2滥用抗生素会产生什么后果?
培养出“超级细菌”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抗生素是细菌的“天敌”,但抗生素在消灭或抑制细菌的同时,细菌为维持自己的生命,其性质和状态也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细菌耐药。
如果滥用抗生素,就会导致细菌不断“改变升级”,形成抗生素也难以对付的“超级细菌”,让人类无药可用。有数据估计,年人类因此死亡的人数可能超过万。
损害肠道
在服用抗生素对抗细菌时,肠道中的细菌也不能幸免。无论是条件致病菌、有害菌还是有益菌,都会因此受到伤害,从而引起菌群失调,伤害肠道。
更重要的是,抗生素对肠道菌群的破坏不仅力度大,而且恢复困难,恢复时间可能长达数年。
降低免疫力
人体有超过80%的免疫功能建构在肠道菌群的平衡上,而滥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严重失衡,使得免疫力降低。如果有害菌在肠道中占据优势,不仅会损害其它相关脏器,还会导致免疫系统更加薄弱。
影响记忆力
德国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广谱抗生素(能够抵抗大部分细菌的抗生素)会减缓小鼠大脑中海马体的细胞发育。
海马体位于大脑丘脑和内侧颞叶之间,主要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方向定位等功能,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也储存在海马体中。抗生素的滥用则可能通过影响海马体的细胞发育,影响到人体记忆力。
3慎用这些常见药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不容小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用药时需多加留意,慎用这些常见的抗生素药物。
名字中含“西林”的药
说起“西林”,大家最熟悉的一定是阿莫西林吧,很多人都知道它具有消炎的作用,但你知道吗,阿莫西林其实就是一种抗生素。
名字中含有“西林”字样的药,一般都是抗生素,属于青霉素类药物,常见的有阿莫西林、美洛西林、氨苄西林等。
名字中含“霉素”的药
各类抗生素的名字中都可能带有“霉素”二字,常见的有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名字中含“头孢”的药
“头孢”二字一般作为药名开头,属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包括有头孢拉定、头孢曲松、头孢地尼等。
名字中含“磺胺”的药
磺胺类抗菌药也属于抗生素,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米隆等。
名字中含“环素”的药
含“环素”的药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如四环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
名字中含“沙星”的药
“沙星”药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如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名字中含“培南”的药
“培南”药属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等。
4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
能不用则不用
过多地使用抗生素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最后让人“无药可用”。因此,普通的感冒发烧、腹泻等病症,能不用抗生素就不用抗生素。如果不得不用,应优先选择口服,其次才是静脉注射。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价格也有所区别,但价格的高低不是衡量抗生素好坏的标准。
在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致病菌种类、感染严重程度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医生指导下购买使用。
剂量、时间有限制
抗生素除了能治疗疾病以外,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超过说明书推荐剂量,不仅不能提高疗效,还可能使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增加,毒副作用增大。
此外,抗生素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正确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疗效不佳,则应该考虑用药时间是否足够,而非立即更换药物,否则容易引起细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使用抗生素见效后,也不宜立即停药,以免疗程不足导致细菌反弹、疾病复发。具体停药时间,需遵循医嘱
神拿世家期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