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幼儿传染病
——永不停歇的疫战
春天万物复苏,气温升高,多种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是各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幼儿的抵抗力弱,极易感染疾病。为了切实做好幼儿疾病预防工作,提高家长、教师对春季传染病防控的意识。我们共同学习一下春季传染病的知识吧!
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
冬春季: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
10月至次年5月: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4-7,9-11:手足口病/疱疹性咽炎
01
症状、传播方式
Law
流行性感冒
症状:发热(≥38℃),伴咽痛或者咳嗽,甲、乙型易引起局部暴发。
流行传播方式:空气传播(密闭,拥挤)
接触传播潜伏期:1-3天
复课标准:症状消失及热退后满2天。
水痘
症状:低热,皮疹,水泡,变干结痂
水泡期
结痂期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被传染。人体感染水痘病毒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后发病。多数患者在2~4周内自行痊愈,潜伏期长(最长潜伏期:24天)。
传染性强:出疹前5天(一般1-2天)到所有水泡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1.大多患者急性起病,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可伴畏寒,咽痛、头疼、肌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2.数小时后腮腺肿痛,逐渐明显,腮腺肿痛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
3.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轻微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疼痛加剧;
4.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被累及。
注意:腮腺炎可并发脑膜炎、心肌炎、睾丸炎或卵巢炎等,少数患儿出现听力损害。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冬春季容易发生。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生免疫。
潜伏期:14~25天,一般约16~18天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症状:恶心、呕吐、腹泻,部分伴低热低龄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腹泻为主。
潜伏期:12-48小时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经水、食物;人传人
手足口病
症状:一种常见传染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情进展快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病人皮肤、粘液或泡液而感染。
多数病例临床表现:
1.多数患儿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痛,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痛疼明显。
2.手、足、臀部出现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3.皮疹数少则几十个、不痛、不痒、不结痂,消退后不留疤痕。
4.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疼痛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特别提醒:当患儿出现下列表现时,应警惕为重症患儿,医院就诊。持续高热、头疼、呕吐、精神反应差,嗜睡、抽搐、肢体无力、急性偏瘫、呼吸急促甚至呼吸困难,心率增快、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发凉、发绀、出冷汗。
问
春季传染病那么多?作为家长、老师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远离传染病呢?
01
预防措施
Law
1.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2.用七步洗手法洗手
3.家里需要做好
4.注意个人卫生
教育孩子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手触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5.做好预防接种
①家长要带小朋友按时接种疫苗(无特殊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及其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②按时接种也是预防水痘和流行性腮腺炎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③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易感,可应急接种相应疫苗,以避免发病或减轻症状。
6.做好健康监测,不带病上学,做好患儿隔离
每天上学前要给孩子测量体温并观察孩子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体温等于或大于37.3℃),或其他症状如:乏力、干咳、腹痛、腹泻等,应暂缓上学,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就诊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不隐瞒、谎报病情。不带病上学,做好自我隔离。
7.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多做有氧运动,增强幼儿自身抵抗力也是预防传染病有效途径之一。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春季永不停歇的疫战中来,为孩子们的健康做好保驾护航
编辑:赵雨彤
审核:钟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