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必学流行性腮腺炎

[疾病常识]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也可见于成人。

症状: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说话、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一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元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达到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病因:

①传染源。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中的时间较长,腮肿前6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而有其他器官如脑或睾丸等症状者,则唾液及尿可检出病毒。在大流行时,30%--40%的患者仅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亚临床感染,是重要传染源。

②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也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高。

③易感性。普遍易感,其易感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

[黄金搭配方案]

1阿昔洛韦+板蓝根颗粒+安宫牛黄丸

流行性腮炎属于病毒性感染,阿昔洛韦是抗病毒药,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均有较肯定的疗效,但本药不适合于肾功能不全病人、婴幼儿、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板蓝根颗粒主要成分是板蓝根,具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的作用,可用于多种病毒性感染、发烧等症。安宫牛黄丸主要具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之功效。可用于热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症。

2利巴韦林颗粒+清开灵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是抗病毒药,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清开灵颗粒含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具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作用,并有抗病毒效果,与新博林合用有不错的疗效。重症并发脑膜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鸬鹚瘟方+仙人掌外敷

鸬鹚瘟方:柴胡6克,贯众6克,干葛3克,竹茹3克,半夏曲3克,黄连2.1克,枳壳2.1克,甘草1.2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痄腮颊腮红肿、呕恶发热、下午烦热、口苦、夜不能睡、脉洪大。仙人掌(鲜)适量,除去针刺后剖开,以切面(或捣泥)外敷患处,1日更换2--3次。如此内治、外敷,可明显减轻肿痛,缩短病程。

[健康嘱托]

1.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

2.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

3.发病期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4.忌吃海带、鱼虾、香椿等发物。

温馨提示:

在"药师帮药学习"







































白癜风治疗偏方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jc/5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