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7至10天消退。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一般预后良好。
流行性腮腺炎-疾病鉴别1、化脓性腮腺炎:常为一侧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晚期有波动感,挤压时有脓液自腮腺管流出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2、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肿大不以耳垂为中心局限于颈部或耳前区,为核状体,较坚硬边缘清楚,压痛明显,表浅者活动可发现与颈部或耳前区淋巴结相关的组织有炎症,如咽峡炎、耳部疮疖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3、症状性腮腺肿大:在糖尿病营养不良、慢性肝病中,或应用某些药物如碘化物羟保泰松、异丙肾上腺素等可引起腮腺肿大,为对称性无肿痛感,触之较软,组织检查主要为脂肪变性4、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已知13型副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A型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淋巴脉络膜丛脑膜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均可引起腮腺肿大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需作病原学诊断。5、其他原因所致的腮腺肿大:过敏性腮腺炎腮腺导管阻塞,均有反复发作史,且肿大突然消肿迅速。单纯性腮腺肿大多见于青春期男性,系因功能性分泌增多代偿性腮腺肿大无其他症状。6、其他病毒所致的脑膜脑炎:腮腺炎脑膜脑炎可发生在腮腺肿大之前(有的始终无腮腺肿大)难与其他病毒所致者相鉴别,可借助于上述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来确诊。
流行性腮腺炎-常见并发症1、无菌性脑膜炎、脑炎:为常见的并发症,尤多见于儿童患者男孩多于女孩。腮腺炎时脑炎的发病率约0.3%~8.2%由于不能对所有的腮腺炎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以及有的病例始终未见腮腺肿大,因此难以计算其确切的发病率。预后多良好,个别脑炎病例也可导致死亡。中国已有血清学证实的腮腺炎脑炎病例,自始至终无腮腺肿痛者。2、偶有腮腺炎后1~3周出现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炎,预后多良好。肿大的腮腺可能压迫而神经引起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有时出现平衡失调、三叉神经炎、偏瘫截瘫、上升性麻痹等。偶有腮腺炎后因导水管狭窄而并发脑积水者。3、耳聋:为听神经受累所致发病率虽不高(约1/),但可成为永久性和完全性耳聋,所幸75%为单侧性故影响不大。4、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成人患者的14%~35%有报告9岁患儿并发此症者。一般13~14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高。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开始消退时突发高热、寒战、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症状轻重不一,一般约10天左右消退阴囊皮肤水肿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约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引致不育症。附睾炎常合并发生。5、卵巢炎:约占成人女性患者的5%~7%症状较轻,不影响受孕,偶可引起提前闭经卵巢炎症状有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迄今尚未见因此导致不育的报告。6、胰腺炎:约见于5%成人患者儿童中少见。常发生于腮腺肿胀3、4天至1周后以中上腹剧痛和触痛为主要症状。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有时可扪及肿大的胰腺胰腺炎症状多在一周内消失。
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措施1、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2、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3、一般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无效有试用干扰素者似有疗效。4、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对止痛消肿有一定的效果。5、高热头痛、呕吐等可给予对症治疗包括脱水剂。并发症按病情处理6、男性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菧酚每日3次,每次1mg口服,可能有预防睾丸炎发生的功效。7、宜散风解表,清热解毒。必要时内服去痛片、阿斯匹林等解热镇痛药。8、重症并发脑膜脑炎、严重睾丸炎、心肌炎时,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9、睾丸炎治疗:成人患者在本病早期应用乙烯雌酚,每次数1mg,一日三次,有减轻肿痛之效。患者如果出现睾丸肿大,伴有压痛感时,可用冷水浸过的毛巾对局部进行冷敷,并用丁字形布带将睾丸托起来,以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10、脑膜脑炎治疗:可按乙型脑炎疗法处理。高热、头痛、呕吐时给予适量利尿剂脱水。11、胰腺炎治疗:禁饮食、输液、反复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早期应用皮质激素。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白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