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周围脓肿常见急症

发生在扁桃体周间隙内的化脓性炎症,称为扁桃体周围脓肿。起初为蜂窝织炎(称为扁桃体周炎),继之形成脓肿。

本病常继发于急性扁桃体炎,尤其是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者。由于扁桃体隐窝,特别是扁桃体上隐窝的炎症,使窝口阻塞,其中的细菌或炎性产物破坏上皮组织,向深部侵犯,穿透扁桃体被膜,进入扁桃体周间隙。

本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草绿色链球菌和厌氧菌属等。

本病多单侧发病。按其发生的部位,临床上分前上型和后上型;前者多见,脓肿位于扁桃体上极与舌腭弓之间;后者脓肿位于扁桃体和咽腭弓之间,较少见。

初起如急性扁桃体炎症状(咽痛、发热、头痛等),3~4天后,发热仍持续加重,一侧咽痛加剧,吞咽时尤甚,疼痛常向同侧耳部或牙齿放射。再经2~3天后,疼痛更剧,吞咽困难,唾液在口内潴留,甚至外溢。患者头偏向病侧,颈项可呈假性僵直;口微张,流涎,言语含糊不清。喝水时,常向鼻腔反流。重症者因翼内肌受累而有张口困难。同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肌酸痛、便秘等。

患者呈急性病容,早期可见一侧舌腭弓显著充血。若局部隆起,甚至张口困难时,提示脓肿已形成。属前上型者,病侧舌腭弓及软腭红肿突出,悬雍垂水肿,偏向对侧,舌腭弓上方隆起,扁桃体被遮盖且被推向下方。后上型者,咽腭弓红肿呈圆柱状,扁桃体被推向前下方。

局部穿刺抽出脓液即可确定诊断。

1.咽旁脓肿系咽旁隙的化脓性炎症,脓肿发生在咽侧至同侧颈外下颌角处,伴有压痛;病侧扁桃体和咽侧壁被推向对侧,但扁桃体本身无病变。

2.第3磨牙冠周炎常发生于阻生的下颌第3磨牙周围,检查可见牙冠上覆盖肿胀的组织,可有溃疡和化脓,炎症可波及舌腭弓,但扁桃体及悬雍垂一般不受累。

炎症扩散到咽旁隙,可发生眼旁脓肿;向下蔓延,发生喉炎及喉水肿,可出现相应症状。

1.脓肿形成前,按急性扁桃体炎处理,选用足量抗生素及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

2.脓肿形成后

(1)穿刺抽脓:1%~2%丁卡因表面麻醉后,于脓肿最隆起处刺入。穿刺时,应注意方位,进针不可太深,以免刺伤咽旁隙大血管。针进入脓腔,即可抽出脓液。

(2)切开排脓:①前上型者,可在穿刺抽脓处,或选择最隆起和最软化处切开;也可选择悬雍垂根部作一假想水平线,从腭舌弓游离缘下缘(与舌根交界处)作一假想垂直线,两线交点稍外即为切口处。切开黏膜及浅层组织后,用长弯向后外方顺肌纤维走向撑开软组织,进入脓腔,充分排脓。②后上型者,则在腭咽弓处切开排脓。次日复查,必要时可再次撑开排脓。

(3)扁桃体切除:确诊后,在抗生素的有效控制下,施行病侧的扁桃体切除,具有排脓彻底、恢复快,且无复发的优点。对多次脓肿发作者,应在炎症消退2周后,将扁桃体切除。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业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wh/6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