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腮腺炎

病例1.

患者女,5岁,双侧颈部肿痛3天。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13.4×10^9/L(参考4.0-10.0)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3.45×10^9/L(参考0.8-4)

超声检查如下:

图1.双侧腮腺实质回声弥漫性减低不均匀,内可见散在小的低无回声区,呈近似圆形,边界清晰。

图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腺体内可见少量血流信号,低无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图3.双侧腮腺旁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皮髓质结构尚清晰。

病例2.

患者男,6岁,左侧颈部肿痛2天。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9.68×10^9/L(参考4.0-10.0)

淋巴细胞绝对值(LYM#)2.42×10^9/L(参考0.8-4)

超声检查如下:

图1.左侧腮腺实质回声弥漫性减低不均匀,内可见多个小的低无回声区,呈散在分布,近似圆形,边界清晰。

图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腺体内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低无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图3.左侧腮腺旁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皮髓质结构尚清晰。

化脓性腮腺炎(pyogenicparotitis)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少见,发病原因与细菌沿腮腺导管逆行感染有关,常见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约50%患者与涎石症有关,好发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大手术后或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病变区皮肤红肿,腺体急性肿大、胀痛,导管开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溢出,严重者可形成脓肿。患者多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较常见,又称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先天性及广泛性导管扩张有关。以3-6岁儿童多见,有明显的自限倾向。临床常表现为间断性、反复发作的腮腺肿胀,略有胀感或疼痛,一般无全身症状。

超声表现: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常单侧发病。早期声像图表现为腺体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减低、不均匀,或呈片状不均回声表现。晚期化脓时,腺体内可探及形态不规则的弱或无回声区,边界欠清或不清。彩色血流显像示涎腺实质内血流信号较丰富。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声像图分为腺体型及导管型2种。腺体型较常见,常双侧发病,腺体弥漫性增大,形态饱满,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内部腺体回声分布不均匀,呈蜂窝状或网状,通常无导管扩张、结石及异常淋巴结。导管型较少见,常单侧发病,腺体弥漫性增大,回声增粗、减低,可见腺体主导管及分支导管扩张,多伴有导管内结石。彩色血流显像表现为整个腺体内出现随机分布的点状血流信号,有时可在低回声区内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日常诊断中并不是所有患者都符合每一条指标,需从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次数、腺体回声、血流状况等方面综合判断。

宋彦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59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