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参考:《传染病学》
图片来源:网络
审校统筹:李宝珍
编辑整理:李倩
提到腮腺炎,想必不少人都对它或多或少有点了解,甚至有些人小时候就得过,一边或两边的脸颊又肿又痛导致颜值暴跌,吃饭都有困难,更有甚者,腮帮子被贴过“仙人掌”,童年的阴影久久挥之不去……今天,我们一起再聊聊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传染源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患者腮腺肿大前7天至肿大后9天均可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具有高度传染性。有脑膜炎表现者能从脑脊液中分离出病毒,无腮腺肿大的其他器官感染者亦能从唾液和尿中排出病毒。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流行特征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多见。
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
部位: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
形状:状如梨形,边缘不清,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度触痛感。言语、咀嚼(尤其是进食酸性食物后)疼痛加剧。
时间: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虽然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会造成很严重的症状,但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神经系统:脑膜脑炎、脑炎、耳聋、多发性神经炎腺体组织:胰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其他:肾炎、心肌炎预防措施1、确诊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进行隔离。
2、易感者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主动免疫。
3、在流行季节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地方。
4、室内多通风换气。
5、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本文所列内容仅供科普宣传使用,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等请咨询临床医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