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始,万物生科学育儿预防疾病

立春

立春之后,意味着春天要来了,很多家长也会慢慢的对孩子的流感感冒等放松了警惕,其实这样是很不对的,虽然说立春之后天气并没有像冬天那么刺骨,但还是很冷的!就像老人说的"打春之后老天爷还要再冷一冷",宝爸宝妈们千万不要急着给孩子换衣服,小心引来一系列的疾病哟!

立春后疾病多发,要及时预防!

一、麻疹

麻疹经常发于冬春季节,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6个月-5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危及婴幼儿生命。

预防措施:小孩子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一旦发病,要早隔离、早治疗,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二、慢性咽炎

立春之后,气温骤升骤降,气候时干时湿,慢性咽炎容易诱发。此外,春节前后容易食用一些油炸油腻的食物,慢性咽炎更容易发作。

预防措施: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多喝水,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饮食清淡,少吃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到户外活动时一定要佩带口罩。

三、腮腺炎

冬春交替之际,容易感染腮腺炎。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接触、飞沫等途径传染。

腮腺炎的主要症状是以耳垂为中心的耳垂下方肿大,伴有明显的疼痛或压痛、张口困难、发烧、食欲下降。一般潜伏期为2-3周,常常一侧先肿大后另一侧随之肿大,并伴有疼痛和热感。

预防措施:在流行期之前及时的注射疫苗;室内要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中要经常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

四、肺炎

开春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儿童,发病率是夏季的4倍多。感染肺炎之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以突发短期寒战开始,然后出现发烧、咳嗽、呼吸困难等,伴有恶心、呕吐、肌肉疼痛。开始咳嗽时无痰,逐渐变成带脓或带血丝的痰液。

预防措施:应减少在污染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比如空气流通比较差或者寒冷、干燥的环境;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合理的生活,保证充足的睡眠,预防细菌、病毒的侵袭。

健康饮食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呢?

春季助长食物应多样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此时小儿生长发育最快,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进食量增加。为了增进宝宝的食欲和避免偏食,同时保持充分合理的营养,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食物品种要丰富多样,色、香、味俱全,主食粗细交替,辅食荤素搭配,每天加1-2次点心。

春季防病营养全面多吃蔬菜

春季气温变化大,对于体温调节和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的小宝宝来说,稍有风吹草动,就易感冒发热、咽痛声哑、咳嗽气喘等,要提高宝宝免疫力,一定要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全面。

春季养胃少酸多甜

中医认为,立春后饮食应该“省酸增甘”,因此要少给孩子吃山楂片,少喝橙汁之类的酸味食品。甜味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立春后可多给宝宝吃一点甜味食物,如大枣、山药、锅巴等。

宝宝春季应忌辛燥致过敏食物

春季天气温度由冷转暖,阳气升涨,宝宝容易“上火”,宝宝要忌食燥热食物,少吃油炸食品,少吃辛辣食品如辣椒、胡椒、蒜等。巧克力、果脯也是萌生“内热”的源泉,也在忌食之列。不过略有辛味的食物如洋葱、新姜、韭菜、青蒜苗等对人的身体阳气滋生有益,可以合适食用。

春季是过敏高发季候,有过敏史的宝宝要慎用海鲜、虾、海鱼、牛肉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科学育儿

抓住育儿关键期

立春过后,天气会一天一天变暖。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小孩们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有研究显示,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春天长得最快,是秋季的2-2.5倍。这段时期,家长们要注意抓住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期,能让孩子长个大个子。1.科学食补想让孩子长高,首先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生长发育必备的营养素。但要注意,不建议给孩子吃过多的反季节食物和滋补药品,以防孩子过度发育、性早熟。2.正确地晒太阳冬天冷、夏天热、秋天干燥,一年四季中,春天是最适合晒太阳的。晒太阳不仅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孩子对钙质的吸收,所以,春天多带孩子晒太阳很有必要!建议家长在上午9-10点和下午4-5点,多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在这两个时间段,光照不强,且紫外线中的A光束成分较多,是储备体内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能有效促进孩子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此外,早睡早起、尤其是要在10点前入睡,保证每天至少8小时睡眠,保持适当运动,刺激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以及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的发育,都能有助于孩子身高的发育。

万物萌动,四季初始

春草破土,花将盛开

请牢记

少出门,少聚餐!

勤洗手,多通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85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