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保健保育幼儿春季传染病的防

随着气温回升,天气多变,雨水增加等因素造成很多疾病的多发(特别是传染病)。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麻疹、红眼病等,它们主要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一些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各位家长应当谨防传染病“抱团”来袭。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在起病3日内传染性最强。起病急剧,多伴有高热和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头痛、肢痛、全身乏力等。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腹痛、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

(三)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为发病高峰,3-15岁的儿童易发此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种腺体的炎症性疾病,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主要表现为发热、耳下肿痛、食欲下降等。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主要表现为低热、不适并常伴咽痛,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腔颊粘膜。

(五)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传染率很高。以发热及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小水疱为特征。春季传染疾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就可以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预防措施

1、家中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个人用品定期消毒或更换。

2、按时接种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一定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4、生活有规律,注意饮食均衡,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5、出门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不带孩子到病患家串门。

6、一旦发现儿童有疑似症状,医院就诊,传染病确诊后应隔离,不要去幼儿园及公共场所,以免传染其他人。

文案:徐晓清

编辑:黄瑶

审核:印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87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