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转暖,学校春季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进一步做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4月1-13日,聂加伟等市领导深入校园,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调研。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黄建华,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疾控中心等相关负责人陪同。
4月13日,聂加伟市长来到鹤山一中,实地查看了校门测温登记、物资储备室、医务室等重点区域,认真听取学校负责人关于疫情防控、师生健康摸排、教育设施消毒、传染病预防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聂加伟强调,学校人员密集,做好传染病防控和校园安全工作责任重大。
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卫生教育部门加强沟通联动,全面部署安排,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学校、托管机构等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
确保卫生整治到位,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督促学校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校园卫生死角,防止病菌滋生蔓延,消除疾病传播源头。
确保宣传引导到位,对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引导师生理性认知诺如、水痘等传染病,科学做好防护,保持良好心态。
4月1日,李军权副市长来到向阳花幼儿园、沙坪七小检查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他强调,春季是传染病的高发期,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切实落实防控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好晨午检制度、请假学生病因追查登记制度、预防接种等各项防控措施,做到发现疫情早汇报、早处置。
知多D防范校园传染病小知识初春时节,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病毒开始活跃起来,春季堪称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了。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儿童,一旦接触传染源,很容易感染病发。春季校园常见的传染病有流感、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这五种传染病。其中前四种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后一种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上五种疾病均好发于儿童,且传染性比较强,一旦出现传染源,很可能引起聚集性。敲黑板:典型症状学起来1流感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轻微。少数流感患者会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症状。
麻疹麻疹开始时症状像感冒不好区别,但既然叫麻疹肯定是要出皮疹。麻疹出疹特点是在发烧3天后,也就是基本在发病的第4天出疹子,为红色斑丘疹(可突出皮肤,摸起来感觉不平),用手指轻轻按压之可以褪色,部分可融合成片,但无论皮疹分部多广泛,在皮疹之间仍可看到正常的皮肤。疹子出齐后,持续3到4天逐渐消退,整个发病过程可以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单纯麻疹预后良好,但麻疹也易引起肺炎、脑炎等许多并发症,小儿感染麻疹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炎,重症肺炎可引起心衰,严重者可危及患儿生命,家长应予以注意。3水痘让人颇为头疼的是,水痘的早期症状也和感冒很相似,让家长不好分辨。但水痘患者发热第一天开始,会在发际、耳后、肚脐周围出现皮疹。最初的皮疹为红色斑疹,然后发展为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一两天后,透明的液体变浑浊,疱疹出现“凹脐”现象,然后结痂。此时,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再依次出现类似皮疹。在一个患者身上可见斑疹、丘疹、水疱疹和结痂等各期皮疹同时存在,所以戏称水痘的皮疹特点为“四世同堂”。4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这个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腮腺炎最主要的症状是腮腺肿大加上疼痛。肿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先一侧肿,然后另一侧跟着肿,也有仅一侧肿,面部因为腮腺的肿大而变形。疼痛通常是酸痛、胀痛,在说话、咀嚼(尤其吃酸性饮食刺激唾液分泌)时导致疼痛加剧。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严重,但是引发的并发症要引起注意:一是并发脑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脖子发硬、嗜睡或烦躁。二是青春期男孩可并发睾丸炎,表现为睾丸疼痛、肿胀,特别是双侧睾丸炎,可成为将来男性不育症的原因之一。三是并发急性胰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恶心呕吐、左上腹疼痛。以上情况应引起家长重视,一旦出现,医院就诊。5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很容易判断,感染者先出现发烧症状,然后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特别提醒特别提醒家长注意,防控传染病的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每一种传染病都有相应的隔离期限,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病菌能够传染的时间制定。
有的家长害怕孩子耽误课程,一见病情好转就急急忙忙想让孩子上学。在孩子患病期间,不要带病上课,应根据医嘱居家隔离治疗或住院隔离,接受适宜的治疗和看护。
重视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
早诊断、早治疗
将传染病菌锁在牢笼里
防范校园传染病小知识你get了吗?采编/李敏泳校对/缪燕萍监制/杨丽珠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