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腮腺炎人一生至少要得一次,有人说得过了就不会在得了,其实不然,得过的人们受到病菌的感染人有可能在次得上腮腺炎。没有得过或没有接种过疫苗的儿童是很容易得上。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临床以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为特征,常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其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处理。
.潜伏期
为2~3周,平均8天。
2.前驱期表现
前驱期很短,数小时至~2天。常有发热、食欲不振、全身无力、头疼、呕吐等。少数患儿早期并发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3.腮腺肿大期
腮腺肿大先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肿大,也有仅一侧肿大或腮腺无肿大的病例。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触痛,表面皮肤不发红。肿胀范围上缘可达颧骨弓,后缘达胸锁乳突肌,下缘延伸到颌下,达颈部。腮肿约3~5天达高峰,继而渐缩小一般周左右消退,偶有延至2周者。有时颌下腺和舌下腺均可肿大,以前者肿大为多见,有些病例仅有颌下腺肿大而腮腺不大。部分患儿颌下腺、舌下腺及腮腺可始终无明显肿胀,而仅有病毒血症或并发症的表现。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患儿感到腮腺局部胀痛和感觉过敏,张口和咀嚼时更明显。在腮腺肿大的同时体温仍高,但体温增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腮腺肿大程度无关。发热持续时间不一,短者~2天,少数可达2周。发热以中等度多见,低热与高热均少见,约20%体温始终正常。
预防及护理
一、.自动免疫
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已证实安全有效,日前常采用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可达96%,腮腺炎自然感染的保护效果可达97%左右。免疫后中和抗体至少可维持9.5年。疫苗一般无发热或其他反应,但孕妇、免疫缺陷及对鸡蛋过敏的病儿宜忌用。
二、生活中如何预防小儿腮腺炎
、注意口腔卫生,进食稀软饮食,避免酸性食物,多饮水。
2、对症治疗,给予适量镇静剂及退热剂。
3、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冲剂或针剂。
4、适当使用抗茵药物,预防继发性化脓性感染。
三、合理的饮食。
给孩子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病儿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多给病儿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毒素的排出。
四、进行隔离
宝贝患了腮腺炎后,一定要与健康儿童隔离,以免传染。一般来讲,要隔离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患儿用过的食具、毛巾等可煮沸消毒,居室经常通风换气,这样既能使居室内空气新鲜,又可以达到消毒目的。
五、卧床休息
重症患儿因高热,精神及体力都很差,应当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这样有助于康复;轻症的病儿,常常不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不注意进行隔离与护理,任其自由活动,结果造成疾病传播。患儿若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容易导致并发症。
六、合理饮食
宝贝患流腮时,常因张嘴和咀嚼食物而使疼痛加剧,适宜给宝贝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半流食或软食,不要给吃酸、辣、甜味过浓及干硬食物。因为,这些食品易刺激腮腺使腮腺分泌增加,刺激已红肿的腮腺管口,使疼痛加剧。要注意多给宝贝喝水,这样有利于退热及体内的毒素排出。
七、进行发热及腮肿局部的护理
对于发热39℃以上的患儿,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的方法退热;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在腮肿早期,可用冷毛巾局部冷敷,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充血的程度,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八、注意口腔护理
饭后及睡觉前后,要用淡盐水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九、流行期间多加预防
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宝贝,在流行季节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避免与腮腺炎患儿接触。一旦接触了患者应检疫2天,并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腮腺肿大及疼痛等症状。
治疗白癜风的方法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