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病之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病毒性腮腺炎是巨细胞病毒、EB病毒感染引起,未接种疫苗的婴幼儿可有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生在5-10岁的儿童,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痛,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偶尔1周后)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波及,颌下腺肿大时颈部明显肿胀,颌下可扪及柔韧而具轻触痛的椭圆形腺体: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舌下腺肿大时可见舌及颈部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成人。腮腺富含淋巴组织,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腮腺内淋巴结分为纵行和横向淋巴结群,所有淋巴汇入颈部颈深上淋巴结群,腮腺鞘与腺体组织结合紧密,且浅层特别致密,故腮腺的炎症不易向表面扩散,因此腮腺肿大主要在深叶超声表现腮腺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增强或者减弱,回声不均,可以化脓液化,未液化区血流丰富,有时显示腮腺内增大淋巴结。

检查方法:探头频率5~12MHz。患者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充分暴露腮腺区和颈部,沿耳屏为中心扫查腮腺,头稍上扬扫查颌下腺,头恢复原位扫查颈部淋巴结,一侧扫查完毕后,以同样方法扫查对侧,左右对比观察。发现肿大淋巴结后主要观察其大小、形态、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情况,对肿大腮腺内淋巴结及颈深上淋巴结的淋巴结门血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数如阻力指数(RI)。将腮腺及颌下腺内血流分布分为3级:Ⅰ级为星点状血流;Ⅱ级为多发的条状血流信号;Ⅲ级为极丰富的的血流信号。

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回声特征:腮腺和颌下腺表现为体积增大,以厚度增加为主,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腮腺内可见增粗的血管纹理(图1),腮腺内血流丰富(图2),腮腺内淋巴结肿大表现为腮腺内见一个或多个类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有淋巴结门结构(图3);颈部淋巴结肿大,超声表现为颈部沿颈内静脉周边见多个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有淋巴结门结构。

图1患者女,8岁,右侧腮腺肿大,回声增粗,内可见多发淋巴结肿大

图2患者男,6岁,左侧腮腺内血流丰富,呈多发的条状血流

图3患者男,4岁,左侧腮腺内肿大的淋巴结及血流,淋巴结呈低回声,类圆形,边界清晰

鉴别

腮腺内非特异性淋巴结炎也表现为肿大,但实质回声正常或稍强,以腺体内淋巴结增大图像突出,淋巴瘤或朗格汉斯细胞增生表现的腮腺肿大与腺体内低回声结节又需要与腺体内淋巴结鉴别。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健康庆双节
北京最权威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5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