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静脉炎分为两种,分别为血栓性浅静脉炎及深部血栓形成。常先有静脉内的血栓形成以后,然后发生静脉对血栓的炎性反应。其病因主要是血管壁的损伤及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内血液郁滞,损伤由外伤或静脉插管或输入刺激性液体所致。
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可触及索状静脉,并且沿静脉走行的红、肿、痛和明显的压痛,全身反应少见。下肢静脉的压力升高。静脉造影可显示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治疗原则主要是患肢休息并抬高超过心脏水平,必要时穿弹力袜或用弹性绷带包扎;可口服阿司匹林,有栓塞者应早期使用肝素。
血栓性静脉炎的护理
一、加强患者术后的肢体锻炼。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做下肢伸屈运动,改善足、趾与肢体血液循环;对于术后24小时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鼓励做深呼吸,促进血液回流;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在床上做肢体活动;活动不便者,应做肢体上下被动活动或腓肠肌的按摩,以便改善下肢血运。
二、加强心理护理,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工作,向患者细致地解释早期下床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三、输液时注意更换穿刺部位,如盆腔手术后的患者,不宜采用下肢补液。
四、适当应用止血剂。应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止血剂的用法,一般术后24~48小时即应停用。长时间止血合剂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
五、发生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应避免肢体活动,忌用手按摩患肢皮肤以防止栓子脱落;抬高患肢利于静脉回流。
六、密切观察病情,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高危因素患者,如手术大、手术时间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术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其早期症状及体征,以便早期发现并及时给予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消肿痛醋膏主要用于带状疱疹、血栓性静脉炎、流行性腮腺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等,具有抗血栓、收敛水疱、快速抗氧化、抗病毒的功效,用药后见效快,疗效持久,打破了“中药见效慢”的传统看法。
处方组成
1、黄柏
局麻作用,可能与干扰细胞膜的去极化与复极过程有关。强效的广谱抗菌作用,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具抑菌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
2、生半夏
抗炎镇痛、抗血栓作用、维持免疫健康,促进受损细胞修复。
3、五倍子
收敛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抗氧化作用,比常用抗氧化剂维C、E都强。癌化学预防、抑制突变作用。
4、伸筋草
抗炎镇痛作用、抗菌作用、抗氧化作用、抗血小板聚集、
难忍肿痛立敷见效
消肿痛醋膏中的黄柏、生半夏、伸筋草均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急作用,对于软组织急性损伤、带状疱疹病毒侵蚀神经、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腮腺肿痛、静脉内血栓引起的静脉炎性疼痛,效果显著。将药膏涂抹于患处,30分钟左右即可明显减轻。
血栓性静脉炎的使用步骤:
1、清洁患部皮肤后,取适量本品用指腹于患部反复涂抹3-5分钟,涂抹时动作轻柔。
2、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部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医用胶布固定,12-24小时更换一次。
带状疱疹的使用步骤:
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部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医用胶布固定,12-24小时更换一次。症状重者,每日3-4次。
流行性腮腺炎
清洁患处皮肤,取适量药膏涂抹于患处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用医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一次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急性损伤24小时内,用冰敷或降温贴冰敷;24小时后清洁患处皮肤后,取适量本品用指腹于患部反复涂抹3-5分钟,涂抹时动作轻柔;取适量本品均匀涂抹于患部约1.5mm厚度,用无菌纱布覆盖5—6层,医用胶布固定,12小时更换一次。
适用科室:血管、外科、肿瘤科、皮肤科、骨科、传染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