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脑干面神经核及由其发出的面神经损害产生的面肌瘫痪
表现为一侧面部上下部表情肌都瘫痪
突发性面神经麻痹是最常见的病因
大多数周围性面瘫可以治愈
流行病学
约50%的周围性面瘫是突发性面神经麻痹
任何季节均可发病,最常见于冬春、秋冬交替季节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多发生于20-40岁人群
疾病类型
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前者即是一般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后者指脑梗死、肿瘤、外伤等原因导致的周围性面瘫
病因
(一)基本病因
最常见的导致周围性面瘫的原因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叫面神经炎、贝尔麻痹(Bell麻痹),约占周围性面瘫的半数以上。因为病因仍不明确,所以叫特发性,但有一些证据提示可能为引起。
外伤是第二大原因,如颞骨骨折、面部骨折或刀伤、手术损伤、产伤、气压伤等
感染因素,如带状疱疹感染了膝状神经节引起的亨特综合征(RamsayHunt综合征)、莱姆病(Lyme病)、艾滋病(HIV感染)、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腮腺炎、耳源性炎症(中耳炎、乳突炎等)、脑膜炎等。
肿瘤如腮腺肿瘤、桥脑小脑角肿瘤(听神经瘤、胆脂瘤等)、后颅凹肿瘤。转移性肿瘤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血管炎性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结节病等。
系统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也可出现周围性面瘫的并发症。
脑血管病如脑干梗塞,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二)诱发因素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诱发因素主要是寒冷、凉风侵袭、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导致局部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而致神经缺血、水肿等的因素
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急性发病,患者刷牙时发现口角漏水而引起注意,然后,疾病一般会继续加重,在2周左右达到高峰,再开始逐渐好转。
额纹消失
眼睛不能闭合或闭眼无力
嘴巴歪向健康一侧
鼓腮时病侧鼓不起来
口角漏气
呲牙时病侧鼻唇沟消失
(二)伴随症状
Bell征:闭眼时眼睑不能闭合,眼球向外上方转动,露出角膜下方的白色巩膜。
听觉过敏:面神经镫骨肌分支受损,使微小的声音听起来很大。
味觉过敏:鼓索分支受损使舌前2/3味觉出现障碍,如味觉减退等。
泪腺分泌障碍:膝状神经节以上病变,可使泪液减少或消失。
鼓索神经分支支配颌下腺和舌下腺的分泌,可造成唾液分泌减少。
带状疱疹感染时,可出现外耳道或耳廓周围的剧烈疼痛,并可见疱疹。
检查
神经电生理:对面神经病变预后的判断有意义,包括兴奋阈值测定、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测定及面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影像学检查:为除外桥小脑角肿瘤、颅底占位病变、脑桥的血管病等后颅窝病变,部分患者需做头部MRI或CT检查。
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诊断并不困难。注意除外以下病因:
1.格林-巴利综合征
可有周围性面瘫,多为双侧性,少数在起病初期也可表现为单侧,随病程逐渐发展为双侧。应有其典型表现如对称性四肢迟缓性瘫痪,脑脊液可出现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的表现。
2.后颅窝肿瘤
侵犯颞骨的占位性病变如表皮样瘤、皮样囊肿,鼻咽癌侵犯颅底等均可引起面神经损害。应有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的病程特点。
3.脑桥内的血管病
可致面神经核损害引起面瘫,应有其他中枢神经受损体征如交叉性瘫痪。
4.带状疱疹感染膝状神经节引起的亨特综合征(RamsayHunt综合征)
本病由潜伏在面神经膝状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再活化引起,除侵犯膝状神经节外,还可累及临近的听神经。因此,出现一侧耳部剧痛,外耳道或耳郭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听力和平和障碍(眩晕)。
5.桥脑小脑角肿瘤引起的周围性面瘫
缓慢起兵,慢性病程,逐渐加重,常常伴有听神经和三叉神经相关的症状和体征,如听力减退和面部痛觉减退,头颅MRI或CT检查能发现肿瘤。
6.糖尿病性颅神经麻痹
具有糖尿病史的患者,要警惕糖尿病性面神经麻痹,但常同时伴有眼球活动受限的神经麻痹。
7.其他
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腮腺炎或肿瘤可侵犯面神经,应有相应原发病病史。
科室简医院东院区脑病二科,拥有医务人员2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5名,本科10名,构成了一支梯队合理、能顺利完成临床医务工作及教学科研任务的技术人才队伍。
作者简介杨尚依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沧州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痴呆与记忆障碍专业委、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帕金森与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专业委员。研究生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并在“医院”进修,系统学习了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在脑血管疾病、脊髓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焦虑、抑郁、失眠、头痛等方面研究较深入。发表论文3篇,主持科研项目1项,参与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联系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分享此文处于传播和学习交流目的,如有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