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体育馆环境变好了,健身器材啥都有,人

 夏至已至,炎夏登场。一大早,灿烂阳光照射下,人民体育馆内一片欣欣向荣。高高的法桐树下,伴随着悠扬的背景乐,太极拳爱好者们动静开合;西侧的健身设施处,小伙子们挥汗如雨;院中间两侧的篮球架下,健身的人运球上篮……

  体育馆必须姓“体”

  可就在短短的两年前,像这样全民健身的一派祥和,还并不是人民体育馆的日常。

  “当时,我们的大院里锻炼的人很少,老年人居多,运动项目没有现在丰富,只有几个‘跳舞’的团体和一些用健身设施锻炼的人。”人民体育馆办公室主任于志玲回忆。

  各地大型体育场馆在赛后利用、经营上,一直是个难题,一方面它是一门“坏生意”,根据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90%以上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全民健身热火朝天的当下,它又是体育领域的热点方向,众多企业都在尝试切入这块蛋糕。

  “我们现在就没有这个难题。”于志玲自信地说。

  在天津市体育局的领导下,按照《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体育场馆应当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突出体育功能,强化公共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运营效能”这一要求,年,尹怡就任人民体育馆馆长后,立刻对人民体育馆经营业态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当时,这周围的外租户有餐饮、茶艺、英语培训,后边还有牌馆、盒饭、酒吧,整个体育馆的租户里除恒义太极拳,几乎没有和体育相关的产业。”于志玲回忆道。

  体育场馆经营,外租业态鲜有体育相关产业,弱化了体育场馆本应有的功能性,且餐饮业对这座建成60余年的地标性体育场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这些都让周边百姓反映强烈。

  业态调整迫在眉睫。

  “人民体育馆一定要干人民体育的事,人民体育馆要姓‘体’,要以人民为中心。”尹怡坚定地说。

  通过将到期的餐饮类租户退租、拆除违建,并逐步引入与体育相关的产业,如今人民体育馆不仅是承接大型赛事、文艺演出的重要体育场馆,更吸引了包括太极拳、武术、快乐体操、篮球、击剑、体适能、毽绳、射击、射箭、乒乓球、网球、跆拳道、瑜伽、体育舞蹈等在内的运动培训机构,“赛事+场馆+全民健身”这一以“体”为本的格局基本形成。

  “以前这里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来,现在你看看,院子里有多少青少年啊。”于志玲指着体育馆大院里正在运动的人群,向记者展示着。

  如今,人民体育馆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锻炼,且人员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形成早晚老年人、上午青年人、下午少年锻炼的时间模式,场馆利用率达到%。

  人民体育馆以人民为中心

  引育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改变之前为弥补差额事业单位经费不足,有钱就租、一租了之的困境,如今人民体育馆引入优质体育产业资源,采取合作共赢模式,让体育馆经营走上良性循环。

  不仅如此,在全民健身热潮不减的当下,人民体育馆更是积极发挥体育场馆的公益职能,以人民为中心,经营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将实惠让利百姓。

  “现在,我们的外大院,除了网球场地,全部对市民免费开放。”于志玲介绍。

  突出公益教育基地功能,人民体育馆更是将体育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选拔这一功能完善提升。

  武术人赵伟诺,是育津华培训学校法人,在人民体育馆与人民馆合作,成立了人民体育馆体操武术队。

  与一般的体育类培训机构不同,在天津市人民体育馆和天津市体操武术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的指导与政策支持下,人民体育馆体操武术队不仅有培训功能,还肩负着为天津武术事业培养本土后备力量的职责。

  “我们的师资包括前宁夏武术队总教练左长辉,全国、全亚洲武术冠军张杰,校长是来自天津体育学院的霍元甲第五代玄孙女霍静虹,馆长是天津市青少年体育协会委员高川,可以说是武术体操培训机构的‘天花板’。”赵伟诺介绍。

  “目前,有40多个学员,7月10日,我们马上将带队参加今年第一个比赛——基本功大赛。”赵伟诺说,“根据孩子们的发展,未来参加市级、国家级、国际级的比赛机会也有很多。”

  在一般人想法中,师资阵容如此强大,收费应该也会很贵。然而,凸显公益培训特性,人民体育馆体操武术队收费仅不到同类培训机构最低收费的1/3。

  “可以算是地板价了。”赵伟诺笑称。

  5月29日上午11点,赛事在即,赵伟诺和家长孩子们开了个会,对近期的培训计划进行了讲解。

  “人民体育馆的培训,性价比高,师资好,而且环境也好,我挺喜欢这。”两个女儿都在人民体育馆体操武术队进行培训,孩子即将参赛,母亲王超小有激动。她告诉记者,之前她带孩子在红桥区家门口的一家培训机构训练,但她对师资水平不甚满意,偶然机会,她把孩子送到人民体育馆体操武术队训练,这里的师资、环境令她放心,因此尽管离家远,她还是坚持每周三次送孩子们上课。

  “开始只是想让孩子有个好身体,现在看她们越来越喜欢,我也打算让老二走专业的路。”王超说。

  “租用一部分人民体育馆,你就拥有整个人民体育馆。”人民体育馆业务负责人马佳表示,“但同时,你也是人民体育馆的一部分,在人民体育馆做公益性有偿培训,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是高水平、高质量的,不能给人民体育馆抹黑。”

  如今,与人民体育馆体操武术队相同,人民体育馆依托自有场馆特色资源,吸引了射击、射箭、太极拳等世界冠军级教练阵容的培训机构,形成优质合作模式,不仅让传统体育场馆姓“体”的主业焕发出新活力,更将体育场馆的公益特性发挥到最大,形成了体育场馆经营的新模式,众多外地体育场馆负责人纷纷来津考察学习。

  环境就是生产力

  家住西康路的戴先生,在附近经营着一家面馆,曾经也是一名健身教练的他,经营之余,最喜欢到人民体育馆健身。

  这一天是他练背的日子,热身之后,戴先生先纵身向上,做了四组引体向上,中间又在一旁的石凳上穿插了一些小肌肉群的锻炼。

  “这环境好,不仅免费,而且健身设施也多,日常训练就足够了。”戴先生告诉记者,有时,他还会带朋友一起来健身。

  “对于体育场馆来说,环境也是生产力。”于志玲说,“环境好了,老百姓才愿意来,全民健身才能持续推动下去。”

  为给市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近年来,人民体育馆对院内场地功能进行了提升改造,如为篮球场换上减震地胶等。

  “老百姓反映运动时需要看时间,我们就在馆内安装了两个万年历表,觉得晚上运动院内有点黑,我们就在院里新安装了一圈灯,现在你看到的,不仅有照明灯,还有花灯、彩灯。”人民体育馆保卫部部长郑奎在院内向记者介绍着。

  运动时,特别是夏季运动,能够徜徉在凉爽的树荫之下,就再好不过了。

  “让体育馆绿意盎然,我们这两年光树就换了两次。”郑奎告诉记者,现在的法桐、北美海棠、山楂、石榴、白蜡等树种,替换了之前爱掉虫子的松树,百姓树下健身更惬意、舒适。

  环境变好了,人自然多了起来。

  “不收费,全民健身随便进,健身器材啥都有,男女老幼茶余饭后纳凉运动好去处。”

  “早上7:00已经可以随处看到幼中青老各年龄段人群在进行各类体育活动,石凳木凳大量分布于树下,清洁工一大早就开始打扫卫生了。”

  “天津市人民体育馆,接地气特亲民,还定时定期对所有体育器械进行消毒,确实让人民放心。”

  “全民健身如火如荼,作为体育馆,免费配套设施自然是很全很完整,囊括老中青,包罗东中西。”

  ……

  大众点评APP里,不少周边住户留下了对人民体育馆的评价,更有外地游客来此打卡,如今,人民体育馆已不只是一座容纳全民健身的体育场馆,其已经成为天津城市中心网红地标。据统计,截至目前,人民体育馆过去一年接待市民达75万人次。

信息来源:津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zz/1595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