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防春季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春季是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高发季,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传入的风险持续存在,学校是孩子集体生活的环境,人员相对比较集中,一旦出现传染病更是容易传播。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传染病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0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虽然我国疫情得到较好的控制,但全球形势依然严峻,新学期防疫工作依然不可松懈!

健康检测:每天要给孩子测量体温并观察孩子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体温≥37.3℃),或其他症状如: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应及时报告给学校,不隐瞒、谎报病情,不带病上学。

个人防护:提醒孩子做好个人防护,不扎堆、不聚集,科学佩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上下学尽量选择步行或私家车接送,步行不走人流多的地方;进入学校要主动配合学校进行体温检测;加强手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口、鼻等部位。

0

流感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隔离期:隔离至病后5-7天或热退后天。

03

水痘

呼吸道传染病,水痘患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传染性极强。

主要症状:发热(低热或中等发热及头痛)、全身不适,疱疹:初期为红斑疹,数小时后丘疹转为疱疹,形似露珠水滴,3~5mm大小,疱液透明,后转为混浊。先出现于躯干和四肢靠近心脏一端,四肢远端较少。曾接种过疫苗者表现不典型。多数10天左右自愈。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流行期间儿童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

隔离期:隔离至疱疹脱痂或疹后7天。

04

流行性腮腺炎

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是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日至肿大后9日有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被患者和健康带毒者唾液污染的食具或玩具,在短时间内接触到易感者的口腔亦可引起感染。

主要症状: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疼痛明显,进食酸性食物疼痛加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预防措施:接种腮腺炎疫苗。加强通风,减少聚会。

隔离期:隔离至腮腺肿大消失(约3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天。

05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的环境传播,但诺如病毒还可通过接触患者粪便或者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传播。

儿童做好: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洗净双手。喝开水,喝温的或凉的开水,不要喝生水。远离呕吐物:如果同学呕吐,应第一时间远离呕吐物及污染物,不要围观。

家庭做好:勤通风,居室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煮熟煮透:食物必须煮熟煮透,即食蔬菜彻底洗干净。及时就医:如孩子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06

手足口病

肠道传染病,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主要症状: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无发热,仅有皮疹或疱疹。

预防措施:接种疫苗。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定期消毒,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隔离期:病人隔离至病后周。

上述传染病大部分以发热、不同部位皮疹、疱疹为主要症状,因此,各位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检查孩子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疱疹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医院检查,并将诊断结果告诉班主任老师。如医院诊断为传染病,医院及学校的要求,做好孩子隔离工作,医院开具的康复证明和闽政通-健康报告复课。

春季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

1.请家长帮助孩子做好返校前的居家健康检测,测量体量、观察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带孩子就医或居家休息,并跟班主任请假,告知生病原因,不隐瞒病情。

.告知孩子配合学校值日教师晨午检查,接受入校体温测量。

3.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科学佩戴口罩,养成饭前便后、外出回来在流动水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的好习惯;

4.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

5.周末休息时,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超市、电影院、游乐场等);

亲爱的家长们,孩子的健康,是家庭与学校共同的期盼。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同呵护孩子的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hl/157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