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实验幼儿园育儿知识分享春季传染预防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生长、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春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很容易被传染。赫山区实验幼儿园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春季常见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为主,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染。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常伴有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关节酸痛等症状,少数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水痘

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1-14岁为高发年龄。冬春两季高发,其传染性强。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临床表现:人体感染后,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随后四肢。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病人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唾液的吸入传播。临床症状: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腋温≥37.3℃)、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疼痛感更明显。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腮腺肿胀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的常见传染病。少数患儿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严重合并症,病程进展快,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或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临床表现: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先出现发烧症状(腋温≥37.3℃),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会引起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病毒,传染性强,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冬春季高发。

传播途径: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被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其次为恶心、呕吐、头痛、发热、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多为黄色稀水样,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亦具有传染性。潜伏期短,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2、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经常打扫居室、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食具、玩具和其他物品;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3、及时增减衣物:天气变化多端,幼儿衣服的增减要适当,及时根据天气状况调整。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少去或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5、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6、出现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让他在家休息,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如症状加重,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7、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常见传染病一般都有疫苗,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手段。8、加强体育锻炼:注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以锻炼幼儿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增强体质减少患病。撰稿:陈颖责编:方静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jc/1587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