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如何看懂化验单

引言

常规血液检查对监控您的HIV病情非常重要。这里讲的是为什么血液检查可以帮您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可以监测您HIV病情的进展,同时了解您的健康情况。

在您阅读此文章的时候,建议同时也要与您的医生探讨。他会告诉您对于您个人来讲检查的正常结果范围。这些检查结果在不同的实验室和不同的病人之间会有不同,所以在本文里的数据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您可以向给您提供治疗的医生咨询您验血结果的正常范围,对于您化验结果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和您的医生进行咨询。

检测血脂

“血脂”是血液中脂肪的另一种叫法。大部分的血脂在血液中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叫做脂蛋白。血脂中最容易检测到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一些HIV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会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发生危险。

高血脂会增加您的血粘稠度,增加如心脏猝死、心脏疾病、中风和胰腺炎等疾病的危险性。

在给您应用抗HIV药物之前,您的医生会给您检测血脂的水平以了解您的正常值。在对您进行治疗期间,您的医生也会常规监测您的血脂水平以确保是否对您的健康情况产生不良影响。

检测血脂必须空腹,因为甘油三酯在餐后通常会升高。全部的血脂检查包括检测您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的分类

胆固醇会导致血管病变,从而更容易出现心脏疾病。

其中一些胆固醇比其他的胆固醇更加危险。比方说,HDL胆固醇(‘好’胆固醇)要比LDL胆固醇(‘坏’胆固醇)危险性低。

血脂的正常值:

总胆固醇:3.2-6.4mmol/L

HDL胆固醇:0.9-1.4mmol/L男性,1.2-1.7女性mmol/L

LDL胆固醇:不高于3.0mmol/L

甘油三酯:低于2.0mmol/L(空腹)

如果血脂不正常会怎样?

如果甘油三酯和LDL水平非常高,可以应用降血脂的药物。但是,对于应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人来讲降血脂药物效果不一定好。

您的医生还会建议您改变您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建议您多进行体育锻炼、戒烟、少吃高脂肪的食物。他还会同时改变您的治疗方案。

HIV药物对血脂的影响

应用蛋白酶抑制剂治疗会使血脂水平升高。这也就是说,您和您的医生必须降低您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您的肝脏

肝脏是身体内最大的器官。重量大约1.25公斤(3磅)。

肝脏是身体内的化工厂。每天进行成百上千个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包括清理您的血液帮助您消化您的食物。

肝脏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将食物转化成能量。如,面包和土豆里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将能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里。如果机体需要快速供能,肝脏会把这些储存转化成葡萄糖(糖的一种类型)。

肝脏还会生成胆汁,一种灰绿色的液体。胆汁对于消化食物非常重要,对于消化脂肪尤其重要。在肝脏清理血液的时候,将代谢产物转化为胆汁。

这个清理过程还会把有毒的产物(如酒精)清除出血液。

凝血物质也由肝脏产生。这些凝血物质可以防止发生出血倾向。

所有这些功能使得肝脏成为HIV患者尤其重要的脏器。如果您的肝脏功能不正常,它将无法正常吸收您吃的药物也无法正常吸收重要的身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这就是为什么要监测肝功能是否正常。常规血液检查可以帮助监测肝功能。

监测您的肝功能情况

这一节介绍肝功能检测的实验室指标。

肝酶检测

肝脏有很多化学物质叫做‘酶’。其中很重要的两个酶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ALT和AST会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血液中这些酶的水平可以用来监测肝功能情况。

ALT的正常值是0-40U/L,AST的正常值是0-40U/L。

如果你的肝功能出现异常,ALT和AST的水平会升高。

胆红素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红细胞中携带氧的部分)降解的过程中产生的。

胆红素分两种-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如果两种胆红素同时检测就成为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正常值为5.1-19μmol/L,直接胆红素正常值?7μmol/L。

胆红素水平升高不一定意味着肝功能异常。如果其他肝功能正常,高胆红素可能是由间接胆红素引起。

一些应用HIV药物治疗的患者会出现间接胆红素升高。这不是HIV感染本身造成的,因此可以逆转。

总蛋白和白蛋白

肝脏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产生蛋白质。

最重要的蛋白质叫做白蛋白。如果肝功能异常,将不会产生足够的白蛋白,因此白蛋白水平会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肝脏细胞的破坏(肝硬化)或者使机体无法从食物中吸收足够的蛋白,从而导致白蛋白的减少。

总蛋白检测血清中的蛋白水平。如果总蛋白太低,您可以进行更多的实验来确定究竟是哪种蛋白合成障碍。

总蛋白的正常值是60-80g/L,白蛋白的正常值是34-47g/L。

一些HIV治疗的药物比较容易产生肝脏的损害。如果您担心您肝脏的情况,可以同您的医生商量如何解决。

您的胰腺

胰腺在胃的下面。它的作用是产生和储存一些促进消化的酶类。

其中一种酶叫做淀粉酶。淀粉酶帮助机体消化脂肪。胰脏还会产生可以降低血糖的胰岛素。

机体需要葡萄糖作为能量。太多或不足的血糖对人体都有害。检测血糖需要空腹,因为任何食物都会引起血糖的变化。

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3-6.3mmol/L。

您可以和您的医生探讨药物对于您的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影响。可以进行常规检测来监测您的胰脏的功能情况。

检测您的肾功能

肾脏可以帮助机体调控盐(又称电解质)的水平。主要的盐是钠盐和钾盐。机体盐的平衡对于健康非常重要。在HIV药物引起腹泻和呕吐造成脱水的情况下,盐的平衡就显得更加重要。

血钾的正常值是3.5-5.5mmol/L,血钠的正常值是-mmol/L。

尿素氮和肌酐是肾脏产生的废物。如果肾脏出现异常,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水平会升高。一些HIV药物会引起它们的升高。如果您担心您的肾功能情况请和您的医生联系。

血尿素氮的正常值是2.9-7.1mmol/L,血肌酐的正常值是50-μmol/L。

尿酸也是由肾脏排出的废物。血尿酸升高通常说明肾功能出现了异常。血尿酸升高会导致痛风,一种可以引起关节肿胀的非常痛苦的疾病。

男性血尿酸的正常值是-μmol/L,女性是80-μmol/L。

检测您的血液

血液含有两个主要部分。其中液体部分叫做血浆(或者血清)。另外,有各种不同的血细胞,它们飘浮在血浆之中。医生可以从这些检查中发现机体的情况。

血红蛋白

血液中含有许多血细胞,其中包括红细胞。红细胞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氧输送到身体的所有部位。

一旦氧气被利用,产生的废物(二氧化碳)就会被带回到肺呼吸出去。这种在红细胞中携带氧的物质就是血红蛋白。机体的任何部位都需要氧,所以血红蛋白的流通非常重要。也就是说要经常监测血红蛋白的水平。

血红蛋白男性的正常值是13-18g/L,女性是12-16g/L。

一旦血红蛋白降低,您就出现了贫血。您会感觉疲劳和呼吸困难能量不够。大约有20%的HIV患者会出现贫血,尤其是女性。HIV可以直接引起贫血,HIV药物的副作用更加容易引起贫血。

其他血液检测指标

血细胞压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比重。

男性红细胞压积的正常值是39-49%,女性是35-45%。

红细胞数每立方毫米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红细胞数正常值是4.2-5.6百万每立方毫米。女性比男性的值稍低些。

白细胞数白细胞可以帮助机体抵抗感染,所以它们对于HIV患者非常重要。白细胞有很多种类。验血可以算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正常值是-10每立方毫米。

血小板数血小板是盘子形状的细胞可以引起血液凝固从而使伤者停止流血。HIV患者通常由于病毒或者药物的副作用而没有足够的血小板。

血小板的正常值是-每立方毫米。

检测您的肌肉和骨骼

以下的试验用来检测肌肉和骨骼的情况。

钙(Ca)促进骨骼生长并保持骨骼健康。

血钙的正常值是2.1-2.6mmol/L。

碱性磷酸酶主要在肝脏和骨骼中。血碱性磷酸酶的值可以反映肝脏和骨骼的情况。这项检测还可以用来监测药物治疗对肝脏和骨骼的损害。

碱性磷酸酶的正常值是41-IU/L。

肌酸激酶(CK)是骨骼中存在的一种酶。如果CK太高,说明您的肌肉已经遭到损害。医生会进一步寻找原因。

肌酸激酶(CK)的正常值是32-IU/L。

学会看懂您的实验室检查

您的医生会帮您选择合适的检查来评价您的健康情况。

大部分的实验室报告都会给出一个正常值的参考范围。记住,这些参考范围通常不一样,所以本文中给出的值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向您的医生询问有关您的正常值情况,和其他更多的内容。

您的医生会建议您进行一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所以这些血液检查对于HIV患者非常重要。这些指标可以帮您保持健康。

如何看懂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乙肝等检测化验单

一,血常规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4-5.7)x/L

女(3.8-5.1)x/L

新生儿(6-7)x/L

儿童(4.0-5.2)x/L

升高:见于真性经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烧伤、休克、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一氧化碳中毒、剧烈运动、高血压、高原居住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白血病,大出血或持续小出血,重症寄生虫病,妊娠等。

血红蛋白

Hb、Hgb

男-g/L

女-g/L

血红蛋白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基本相同

红细胞压积

PCV或HCT

男性0.39-0.51

女性0.33-0.46

升高:脱水浓缩,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降低:各种贫血、水中毒,妊娠。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80-fL

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2Pg

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g/L

是诊断贫血的筛选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

Ret-c

成人0.5-1.5%

升高: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

降低:见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溶血性贫血再生危象,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血小板计数

PLTBPC

(-)x/L

增多:见于急性失血、溶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术后(2个月内)、急性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肿瘤、大手术后(2星期内)。

减少:1.遗传性肌病。2.获得性疾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贫血。以及脾、肝、肾、心脏疾患。另有阿司匹林、抗生素药物过敏等。

白细胞计数

WBC

成人(4-10)x/L

儿童(5-12)x/L

新生儿(15-20)x/L

增多:若干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以及大面积烧伤、尿毒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血吸虫病、肺吸虫病、白血病、类白血病、恶性肿瘤、组织坏死、各种过敏、手术后、尤以脾切除后为甚等。

减少:感冒、麻疹、伤寒、副伤寒、疟疾、斑疹伤寒、回归热、粟粒性结核、严重感染、败血症、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症、脾功能亢进、急性粒细胞减少症、肿瘤化疗、射线照射、激素治疗以及多种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癫痫病、抗甲状腺药、抗疟药、抗结核药、抗糖尿病药物等。

白细胞计数

WBC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妊娠期、分娩期、月经期、餐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日光浴、紫外线照射、神经过度紧张、恐惧、恶心、呕吐。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DC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1-5%

分叶核50-70%

增多:急性和化脓性感染(疖痈、脓肿、肺炎、阑尾炎、丹毒、败血症、内脏穿孔、猩红热等),各种中毒(酸中毒、尿毒症、铅中毒、汞中毒等),组织损伤、恶性肿瘤、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麻疹、流感等传染病、化疗、放疗。某结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

0.5-5.0%

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某些血液病、射线照射后,脾切除术后、传染病恢复期等。

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嗜碱性粒细胞

0-1%

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脾切除术后等。

淋巴细胞

20-40%

增多:见于某些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淋巴瘤等)。

减少:见于多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

3-8%

增多:见于结核病、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单核细胞白血病、黑热病及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红细胞沉降率

ESR

男性小于15mm/h

女性小于20mm/h

增多:1.生理性、运动、月经期、妊娠3月以上(直至分娩后3星期)60岁以上高龄。2.病理性:各种炎症。风湿热活动期、结核活动期、组织损伤及环死持续2-3周,以肌梗死发病1周左右,恶性肿瘤,其他各种高球蛋白血症,稀血症(贫血),高胆固醇血症。

减低:主要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血红蛋白病、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多症,小红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恶液质,抗感染治疗药物。

二,生化检测

检验项目

英文缩写

正常值范围

临床意义

谷丙转氨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SGPT/ALT

0-40U/L

①显著增高见于各种肝炎急性期药物引起的肝病肝细胞坏死。

②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及心梗。③轻度增高胆道阻塞性疾病。

总胆红质素

T-BIL

0~18.8umol/L

总胆红素增高,如肝细胞损害、肝内和肝外胆道阻塞、溶血病、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直接胆红素

D-BIL

0~6.84umol/L

参考总胆红素

总蛋白

TP

60~80g/L

血清总蛋白增加①脱水如水份摄入不足下痢呕吐糖尿病酸中毒,肠梗阻或穿孔,灼伤,外伤性休克,急性传染病等。②多发性骨髓瘤单核细胞性白血病③结核,梅毒,血液原虫病等。

血清总蛋白降低①出血、溃疡、蛋白尿等②营养失调、低蛋白饮食、维生素缺乏症、恶性肿瘤、恶生贫血、糖尿病、妊娠毒血症等。

血清白蛋白

ALB

35.0~55.0G/L

与血清总蛋白测定基本相同

碱性磷酸酶

ALP

成人20-U/L

儿童20-U/L

增高见于①骨髓疾患②肝胆疾患③其它甲亢甲状腺腺瘤、甲旁亢。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

(γ-GT)50U/L

①明显增高:肝癌、阻塞性黄疸、晚期性肝硬化、胰头癌

②轻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

③酗酒,药物等所致

胆固醇

CHO

CHO

0~5.18mmo1/L

①用于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分析。

②用于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判断。

甘油三脂

TG

0~1.6pmmo1/L

青年

老年

增高:见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口服避孕药、酗酒等。

降低:(低于人群的5%位数)无重要临床意义。过低见于消化吸收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β-脂蛋白缺乏症。

肌酐

CREA

53-

无论血肌酐偏低或是血肌酐偏高患者都应引起重视。人体内的肌酐物质主要是肌肉代谢的肌酸产生,肌酐通过肾脏排泄到体外。

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恒定的,血肌酐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排出肌酐的多少。肾脏的代偿功能十分强大,如果两个肾脏都正常,那么只要一个肾脏发挥功能,血肌酐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

也就是说,肾脏损伤程度占到整个肾脏的一半以上时,才会引起血肌酐升高。

因此,血肌酐并不能反映早期、轻度的肾功能下降。

高密度脂蛋白脂固醇

HDL-C

1.16-1.55mmo1/L

男40(1.03)

女45(1.16)

胆固醇和冠心病患病数之间负相关已经被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

1.生理性升高:运动(如运动员一般HDL—C较高)、饮酒、妇女服用避孕药、一些降胆固醇药物(如诺衡)等。

2.生理性降低:少运动的人,应激反应后。

3.病理性降低: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

4.病理性升高:慢性肝病、慢性中毒性疾病、遗传性高HDL血症。

HDL胆固醇是一种和总胆固醇浓度无关的危险因素,而且有很高的预期价值。

因此,HDL胆固醇浓度的测定对冠心病危险的评估是必需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2.84-3.10mmol/L

增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淀粉酶

AMS

血清0-U/L

尿0U/L

增多:见于急性胰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减低:见于严重肝病(血清尿淀粉酶同时降低)

二氧化碳结合率/力

CO2-Cp

45.0~65.0ml%

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的代偿增多,代谢性碱中毒和呼吸酸性中毒的代偿。

三,尿常规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参考值

简要意义

比重

SG

1.~1.

升高:见于心衰、高热、脱水及急性肾炎等。

降低:见于过量饮水、慢性肾炎及尿崩症等。

酸碱度

pH

4.6~8.0

升高:见于碱中毒等。降低见于酸中毒等。

白细胞

LEU

阴性

阳性表示尿路感染

亚硝酸盐

NIT

阴性

阳性表示尿路感染

蛋白

PRO

阴性

阳性表示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泌尿系感染等

GLU

阴性

阳性表示糖尿病及肾性糖尿

酮体

KET

阴性

阳性表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各种原因造成的呕吐

尿胆原

UBG

阴性

阳性表示肝脏损害及溶血

尿隐血

BU

阴性

阳性提示血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尿路损伤及溶血等

红细胞

ERY

阴性

阳性提示血尿,见于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及尿路损伤等

四,其他检查

检查项目

英文缩写

参考值

临床意义

尿亚硝酸盐试验

NIT

阴性(—)

阳性、尿路细菌性感染

尿沉渣镜检:

红细胞

RBC

0-3/HPF

增多:常见于泌尿系统结石、结核、肿瘤、肾炎及外伤,亦见于邻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症或肿瘤、直肠、子宫的肿瘤累及泌尿道时。此外,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液病如过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亦可在尿中出现较多的红细胞。

白细胞

WBC

0-5/HPF

白细胞增多大部分为脓细胞,常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结核、肾肿瘤等。妇女可因白带混入尿液而致白细胞增多。

上皮细胞

少量出现无临床意义

管型

出现管型结合临床

脑脊液常规

CSFRT

无色透明液体不含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蛋白定性试验,五管阳性,PH7.3-7.6

中性粒细胞增多:各种感染性增多见于多种脑膜炎,非感染性增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后,多次腰穿后、脑室造影、白血病波及肿瘤转移以及脑血管栓塞。

淋巴细胞增多,感染性增多鉴于多种脑膜炎。非感染性增多见与药物性脑病,格林巴综合症,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脑膜结节病、多神经炎、动脉周围炎。

精液常规

正常敬业为乳白色粘性液体,一次排出量为2.0-4.0ml,30分钟至1小时自行液化。pH7.5-8.5,活动率70%,活力优+良50%,WBC5个/HPF,RBC5个/HPF

精子密度低或无精子,可见于生殖系结核,非特异性炎症,流行性腮腺炎病发睾丸炎及某些先天性疾病,如睾丸发育不良,隐睾症等。此外大剂量射线、工业污染、多种药物亦可引起精子密度减低,前列腺炎症、精囊炎可影响精液量及精液凝固,液化性状。精液中大量白细胞并见红细胞者多见于生殖系统炎症、结核,大量红细胞者可见于外伤或肿瘤,如查见癌细胞则为诊断生殖系统癌极有意义。

前列腺液常规

精子计数-x/L,乳白色液体可见卵磷脂小体,WBC低于10个/HPF,可见精子。;老年患者可检出前列腺颗粒细胞和淀粉样体。

炎症时可见成堆脓细胞,如白细胞每高位视野多于10-15个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

五,乙肝五项指标含义:

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上即为乙肝的"二对半",正常均阴性。

下列各种"组合"的阳性,其意义如下:

①HBsAg、HBeAg、抗HBc(1、3、5项)阳性:急性或慢性乙肝。俗称"大三阳"。

②HBsAg、抗HBe、抗HBc(1、4、5项)阳性:急性乙肝趋向恢复、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者。俗称"小三阳"。

③HBsAg、抗HBc(1、5项)阳性:无症状HBV(乙肝病毒)携带、急性HBV感染。

④抗HBs、抗HBe、抗HBc(2、4、5项)阳性:表示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⑤抗HBe、抗HBc(4、5项)阳性:有既往感染史、急性HBV感染恢复期。

⑥抗HBs(2项)阳性:被动或主动免疫,对HBV(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⑦抗HBc阳性(5项):急性HBV(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乙肝两对半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正常情况

大三阳

小三阳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急性乙肝感染

感染后恢复已获得免疫力

有既往病史、急性乙肝感染恢复期

对乙肝病毒具有免疫力

急性乙肝病毒感染核心窗口期(尚未发病但可传染)

点击上方







































鍖椾含涓尰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浜戝崡鐧界櫆椋庢瑙勫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jc/5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