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冬春季节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其中俗称“猪头疯”的腮腺炎在这个季节里父母们要格外当心了,如果发现孩子的耳朵部位突然肿大,那有可能就是腮腺炎发作了。
据专家介绍,“猪头疯”医学上称为腮腺炎,好发于冬春季节,春季最为多见,患者以2至15岁的儿童为多。该病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传染性,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及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触之有弹性、疼痛感。所以,父母一旦发现孩子腮腺炎应马上隔离,注意饮食和休息并及时治疗,以免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一般较严重。
腮腺肿胀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言语、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腮腺肿胀大多于1~3天到达高峰,持续4~5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全程约10~14天。颌下腺和舌下腺也可同时受累,或单独出现。颌下腺肿大,表现为颈前下颌肿胀,并可触及肿大的腺体。舌下腺肿大可见舌及口腔底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炎预防措施
按呼吸道传染病预防,隔离患者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有接触易感儿童,口服板蓝根冲剂等。
(一)管理传染源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完全消退为止。对接触者应逐日进行检查,在集体儿童机构、部队等应留验3周,见有可疑症状,应隔离观察。
1.早期发现病人,及时隔离治疗,隔离时间从腮腺出现肿痛前三天至腮腺完全消肿止。
2.在春季传染病流行季节,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多的地方去,更不要到腮腺炎病人家串门。
3.对接触过腮腺患儿的孩子要密切观察,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春季腮腺炎容易在幼儿园和小学校流行,对儿童较密的场所可用食醋熏蒸或每天打开窗户让空气对流半小时。
(二)被动免疫应用痊愈期血液或其丙种球蛋白肌注,有时可起到预防或减轻症状的效果,被动免疫力约维持2-3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一般成人血、胎盘球蛋白及丙种球蛋白均无预防作用。
(三)自动免疫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临床保护作用可维持10年以上,初次接种为2岁,无副作用,个别小儿可有低热、皮疹等轻微症状。免疫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还可采用喷鼻或气雾吸入法,该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儿童可在生后14个月常规给予减毒腮腺炎活疫苗或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99%可产生抗体,少数在接种后7-10天发生腮腺炎。近年国外报道使用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后,虽然明显降低了腮腺炎的发病率,但疫苗所致腮腺炎病毒的感染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有报道在使用三联疫苗后,出现接种后脑膜脑炎,故此疫苗的推广仍需慎重。
(四)药物预防采用板兰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来源:个性育儿
白癜风怎样治疗北京白癜风医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