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常见疾病的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叉反应。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组织及其他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潜伏期12~25天,平均16~18天。

二、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症状

1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2

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3

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见。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

三、流行性腮腺炎的实验室检查

1

常规检查和生化检查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有肾炎并发症者可出现蛋白尿和血尿。90%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有轻度和中度增高,有助诊断。淀粉酶增高程度往往与腮腺肿胀程度成正比。

2

病原学检查

早期患者可在唾液、尿、血、脑脊液中分离到病毒。特异性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四、流行性腮腺炎常见的并发症

1

脑膜脑炎和脑炎

病毒昰嗜神经组织病毒,脑膜脑炎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腮腺炎脑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炎不易鉴别,以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为常见症状,20%的患儿发生惊厥。脑脊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膜脑炎症状可能在腮腺肿大前或同时发生,也有腮腺肿后2周内出现。脑电图可有改变但无特异性。一般预后良好。个别脑炎病例也可留有后遗症。

2

睾丸炎

男性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青春发育期后的男性发病率14%~35%。早期症状常发生在腮腺肿大1周左右,突发高热、寒战、头疼、恶心、下腹疼痛、患侧睾丸胀痛伴剧烈触痛,阴囊临近皮肤水肿、发红也显著,鞘膜腔内可有黄色积液。病变大多侵犯一侧,1/3~1/2的病例发生不同程度的睾丸萎缩。由于病变常为单侧,即使双侧也仅部分曲精管受累故很少导致不育症,常伴发附睾炎。

3

卵巢炎

占青春期后女性患者的5%~7%。卵巢炎症状有发热、呕吐下腰部酸痛,下腹部轻按痛,月经周期失调,严重者可扪及肿大的卵巢伴压痛。一般不影响生育。

4

胰腺炎

严重胰腺炎罕见,轻型及亚临床型较常见。表现为中上腹疼痛和触痛,伴呕吐、发热、腹胀、腹泻或便秘等。如不伴有腮腺肿大可误诊为胃肠炎。B超有时显示胰腺肿大,血尿淀粉酶明显增高,检测血清脂肪酶和淀粉同工酶有助于诊断胰腺炎。

5

其他并发症

心肌炎、肾炎、肝炎、乳腺炎、甲状腺炎、血小板减少、关节炎等。眼的并发症有角膜炎、泪腺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视乳头炎。一般3周内恢复。

五、流行性腮腺炎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抗腮腺炎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主要对症治疗,隔离患者使之卧床休息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注意口腔清洁,饮食以流质或软食为宜,避免酸性食物,保证液体摄入量。可用青黛散,用醋调后外敷。体温达38.5度以上可用解热镇痛药。并发脑膜脑炎者给予镇静、降颅压等药物。睾丸炎患儿疼痛时给解热镇痛药,局部冷敷用睾丸托,可用激素及抗生素。并发胰腺炎应禁食、补充能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六、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检疫3周。

2

被动免疫

给予腮腺炎高价免疫球蛋白可有一定作用,但来源困难,不易推广。

3

主动免疫

接种麻风腮疫苗即可进行有效预防。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儿童接种2针疫苗,第一针在12到15个月时接种,第2针在4-6岁时接种。青少年及成年人也应在医嘱下分情况及时补种麻风腮疫苗。麻风腮疫苗安全有效,2针疫苗保护有效率可达88%,1针有效保护率为78%。









































四川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苏孜阿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wh/8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