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黄冈温度

北京青春痘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最是春风暖民心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黄冈温度

点对点输送因疫情滞留的农民工返岗专列

.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步奔小康的幸福光芒洋溢在每个人脸上;

7.07万户棚户区陆续搬进落成的新区,居民们感言“新家敞亮,心里更敞亮”;

城镇新增就业35.07万人,15.6万人实现再就业,劳有所得,让百姓的钱袋更鼓;

全市新建学校40余所,新增学位近1.6万个,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优质教育;

推动个居民小区、个“三无”小区,构建“四位一体”的小区治理体系,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揪心事;

特别是疫情来袭,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坚决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

数据显示,五年来,全市公共财政支出八成以上投入民生领域,“让人民过上更好的好日子”成为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遗爱湖迎春健步行

病有良医——

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

年12月初,27岁的团风小伙小方从广东回老家参加亲戚婚礼,家人发现他右侧颌下长了个小包。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12月22日小方来到黄冈市妇幼保健院。经市妇幼保健院外科检查,诊断其为右侧腮腺肿瘤。12月24日,医院给小方实施了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侧腮腺肿瘤及浅叶切除手术。该手术需要完整解剖面神经及五个分支神经,对手术方式和要求极高,难度大。手术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医院耳鼻喉科叶林峰教授主刀,市妇幼外科主任倪吉元和外科医护人员协助完成。

“刚开始告诉我这个手术难度很大,我还蛮担心,后来告诉我会运用新技术开展手术,让我不要担心。我很幸运,能在黄州就把病治好,不用奔波武汉求医。”康复出院时小方感激地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期间,我市按下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快进键”,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基层医疗综合服务网络,市民看病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市”,越来越多像小方这样的患者受益。

优质医疗增多了——医联体的组建,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跨市共享。以黄州区为例,该地整合17家公立医疗机构、98家村卫生室,医院(黄冈市大别山医疗集团),让优质资源在更大范围辐射,实现形成县域全覆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黄州模式”,在全省推广。

医疗软硬件提升了——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疾控中心等项目建成并搬迁,医院升级达到“二甲”标准,改造升级家乡镇卫生院、家村卫生室。32家妇幼保健、疾病预防、卫生监督提档升级。公开招聘名、签约培养名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吸引省内外高端领军型人才到我市建立专家工作室、带教示范点、院士工作站,带动重点学科发展。

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降低了——医院医用耗材加成全面取消,57种“救命药”纳入报销范围,项医疗服务价格同步调整,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因病治贫返贫减少了——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四位一体的政策叠加效应,医院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左右,个人年度承担医疗费用在元以内。

这一升一降、一多一少间,让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香菇产业助贫困户脱贫

劳有所得——

就业稳步攀升创业蔚然成风

年3月25日上午9时26分,随着一声长鸣,由黄冈东开往深圳北的复兴号缓缓驶离武冈城际铁路黄冈东站,名黄冈籍务工人员乘专列踏上赴粤返岗之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期间,我市通过坚持稳就业、促创业、广培训、引人才等有力举措,推动市民就业乐业创业,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

五年来,就业的春风遍拂城乡——劳务协作,车间建到家门口,技能培训,春风行动……一系列硬招,推动就业率稳步攀升。尤其是年,面对疫情影响,我市实施点对点返岗复工、举办劳务对接、重点企业上门包保、云上招聘、稳岗返补等政策,助力百姓稳定就业。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5.07万人,15.6万人实现再就业。

五年来,创新创业的热潮涌动不息——我市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66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吸引全国多所高校11万余名大学生实习实训,3万余名大学生到黄冈就业创业,入驻大学生创业团队1多个,引进硕士博士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家,实习实训后勤保障基地11家,创建创业平台67家。大别山创业中心被授予“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市家企业与90多所高校院所开展校企合作,完成签约项目余项。

学有优教——

既要“好上学”也要“上好学”

年9月,投资1.5亿元的市明珠学校开学迎新。

这所位于明珠大道以西、新港三路以南交汇处的九年一贯制市直公办学校,办学规模为小学和初中共约60个教学班、学生人左右。

这是“十三五”期间,为缓解黄冈城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不足,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到优质学校,市委、市政府决策新建的第8所学校。

曾经,在黄冈市区大多数家长眼中,孩子理想的升学路径,似乎只有“华山一条路”:幼儿园读市实验幼儿园,小学上市实验小学,初中读启黄中学,高中读黄冈中学。

为此,每到招生季,家长们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往这几所学校。随之,出现了超计划、择校热、大班额、城区交通拥挤等突出问题,阻碍了市区教育均衡、优质、健康发展。

“公平、规范、安全、优质”,是市委书记刘雪荣心中的人民满意教育,从年起,黄冈市区持续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

黄冈中职集团、黄州中学新校、黄冈第二实验学校、黄冈思源实验学校、黄州思源实验学校、黄冈城东实验幼儿园等一批新建学校投入运营。百姓纷纷点赞这个民心工程:“原先梦寐以求的名校竟然就在自家门口。”

五年来,全市新建学校40余所,新增学位近1.6万个,有效缓解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全市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4.8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85.4万平方米,让学生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五年来,我市致力于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共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交流。近两年,全市名贫困村所在学校老师全部轮训。

五年来,全市贫困家庭学生资助资金达29.52亿元,累计资助贫困学生万人次,让贫困学生不再为学费发愁。

五年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高中“分类分层、选课走班”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武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在全国推广。

学有所教的目标逐步实现,为每一个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带着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市民在黄商购物中心选购蔬菜

住有宜居——

穷窝换新居老旧换新颜

走进建新社区,日日胜新;住在建新社区,刻刻是新。这是人们走进黄州区建新社区的最大感受。

居民说,小区变化大;综合党支部成员说,小区呈现多;网格员说,素质提升快;社区书记说,党建治理好……

以往坑洼不平的路面、斑驳脱落的外墙、乱搭乱拉的电线,以及乱堆乱放的杂物等都不见了踪影,小区不仅有了光鲜亮丽的“面子”,更有了整洁舒适的“里子”。

建新社区的“靓”化,不是特例。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国务院及省市部署精神,积极争取国家老旧小区改造政策支持。在省发改、住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个老旧小区纳入全省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项目库。年,完成了46个老旧小区共37.31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年,改造7大片区95个老旧小区,总投入1.5亿元,改造面积达80万平方米,受益群众达2万户6万人。

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心系百姓安居冷暖,把“实现全体市民住有所居目标”作为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来抓。

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作为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居民获得感、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融合党建与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真正满足群众舒适生活之所愿,保障城区未来发展品质。

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帮助困难群众挪穷窝,搬新家。全市建成搬迁安置点个,建成易迁房套,完成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入住率%。

将棚户区改造作为改善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五年来,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7.07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6万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砖一瓦,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子,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

文/记者瞿慧一李娇图/记者余涛周伟通讯员华仁

来源

鄂东晚报

编辑

何皎月审核

马艳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yf/158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