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强降雨影响,从7月8日上午7点开始,永乐江攸县渌田段水位剧增,渌田镇群力、群新、大洲等8个村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渌田镇群力、大洲、群新村被水围困成为孤岛,当地群众被困。灾情发生后,当地党员干部立即投入到抢险救灾的队伍中。
渌田镇群力村共有22个居民小组,在此次灾情中,有10个组受永乐江水位影响受灾最为严重,所有进出道路都已经被大水淹没,水最深处近1.5米,而被困的多名群众中以留守老人和儿童居多。根据气象和水利部门预测,在未来十小时内洪水将再次上涨,灾区群众多呆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
灾情发生后,上午9点,记者跟随由县领导曾富勇、周文安和应急管理局、水利、消防及当地镇村党员干部组成的第一组救援先锋队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展开救援。
此时群力村被水淹没,水位还在持续上涨,救援人员顺着居民聚集区向前行进,并大声呼叫。在渌田镇竹如组82岁村民刘周妹家中,由于地势较为低洼洪水已经没到膝盖,因年事已高再加上腿脚不便在洪水到来时被家人安置在二楼,考虑到老人腿脚不便,救援人员将老人背上冲锋舟。
而在救援的同时,省防指再次下达调度命令:在当晚10点新一轮的洪峰将再次入境,上流将再次泄洪。时间紧,转移人口多,为了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现有的四艘冲锋舟远远无法满足救援的需要,临时指挥部再次向上申请再次抽调6艘冲锋舟投入灾区开展救援。
以一万的努力,确保不发生万一。当地党组织立即行动起来,全镇所有党员干部全部投入救援,和救援人员一道将一个又一个群众送到安全地带。
群众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在哪里,在灾区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同时更是一句承诺。渌田镇群力村村主任刘学桃由于熟悉地形,从上午10点他被抽调担任救援向导,在往返10多趟的救援中,他和两名民兵预备役战士成功将20余名群众送到了临时安置点,而他的嗓子也已经嘶哑。由于灾区已经断水断电,留守群众生活也牵挂着大家的心,简单补充食物和水后,刘学桃和其他救援人员带着救灾物资顶着大雨,在手电的帮助下,在晚上9点,将食物、纯净水和蜡烛全部送到了留守群众的手中。
洪峰未过境,一刻都不能松懈。晚上10点,预料的洪峰如期而至,大雨倾盆而下,而此时渌田镇大洲、群新、群力村进出的所有道路被水围困,几个乡村也已成为“孤岛”,江中的水位仍在上涨。为了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虽然已是一身疲惫,临时指挥部的调度却一刻也没有停止。
大家顾不上擦干身上的雨水,多名党员干部继续奔忙在抗洪一线,哪里有险情就奔赴哪里,哪里需要转移救援的队伍就会到哪里,大家与灾区群众众志成城,微弱的手电筒也温暖了灾区人民的心。
新的一天已经到来,但雨却没有停歇,经过了一夜无眠,救援人员再一次踏上了征程,而从市军分区抽调的救援队也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这里,他们也将与灾区人民一道共同抗击洪灾,用忠诚、责任、担当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全媒体记者:罗武吉易峰翔)
编辑:皮宇
责编:黄勇
审核:刘良平
罗武吉易峰翔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