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及冬季常见传染病

新型

Newcoronaviruspneumonia

冠状病毒

肺炎及冬季常见传染病

健康科普小知识

新冠病毒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

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呼吸道症状、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肾衰竭,甚至死亡。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常见病毒介绍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点是传染性强、传播速度较快,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密切接触传播。患病时出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局部暴发或大范围流行。

什么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什么是水痘

水痘: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接触感染诺如病毒的病人,比如处理病人的呕吐物或排泄物,通过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传播;也可通过食用和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诺如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无需治疗,休息2-3天即可康复,少数患者因出现严重并发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目前无疫苗和特效药物。

什么是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这组疾病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流行面广,发病率高,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因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什么是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患者和健康带毒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腮腺炎在秋冬季发病较多,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中爆发。人感染后多可获得终身免疫;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10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额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什么是麻疹

麻疹:麻疹病人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病人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患病初期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眼红及口腔内出现白点(柯氏白斑);3至7日后皮肤会出现斑丘疹,通常由面部扩散到全身,维持4至7日,亦可能长达3个星期,留下褐色斑痕或出现脱屑;病重者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脑部会受影响,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预防病毒小知识

1、注意居室通风,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繁殖。尤其是图书馆、教室、宿舍、机房等,但每次通风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保持空气流通,保证空气新鲜,提高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同时,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减少心理压力,提高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

3、注意多饮水,均衡饮食,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生食蔬菜水果前应仔细清洗。牡蛎等贝壳类水产品应烧熟煮透后再吃。生熟分开,做到食物分开、刀具分开、餐具分开、储存分开。

4、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未雨绸缪。注意保持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勤晒衣服和被褥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归来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立即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打扫室内卫生应采取湿式方法。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比如超市、医院、商场等,尽可能地降低接触麻疹病毒的可能性。

5、接种疫苗是预防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尤其是儿童、中老年人及体质虚弱者,如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感冒。未患过麻疹的人群要及时接种麻疹疫苗,有效预防麻疹的发生。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给儿童进行风疹疫苗接种,这样可以避免儿童发病。

家校共筑安全保护墙

*1.坚持每日做好健康监测。家长务必每日坚持做好自己和孩子的健康监测,落实学生“双晨检”的防控措施。

*2.坚持每日健康打卡。每日通过“健康校园安全健康管理系统”(企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zl/1566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