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您了解多少

年是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40周年,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预防接种,守护生命”。

儿童预防接种日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此次宣传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力,增强群众预防接种的信心,提高群众预防接种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达到消除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

儿童预防接种常识

疫苗分为哪几类?

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现阶段我国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国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出血热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肝、炭疽、钩体、出血热等疾病。

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孩子打预防针前、后要注意什么?

打预防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打过预防针要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剌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有时小孩会发生“接种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很快就会好的。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发高烧,可请医生看,给予对症治疗。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义诊

为了做好儿童预防接种的宣传,同时让更多的百姓了解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及必要性,4月25日上午,由郴州市卫计委组织,医院、北湖区卫生计生局、苏仙区卫生计生局、市疾控中心、北湖区疾控中心、苏仙区疾控中心、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共百余人在苏仙岭福地广场开展了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义诊活动,为百姓们带去知识和健康。医院骨一科、针灸科、妇产科、治未病中心的专家团队在谢天喜院长的带领下参与了此次宣传活动。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贺建湘在谢天喜院长的陪同下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义诊

此次义诊同时开展了中医问诊、测血压以及针灸、中药外敷等特色治疗,深受大家欢迎,向百姓们宣传中医这一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使“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理念深入人心。

当天天空飘着毛毛细雨,温度也有些偏低,但也没有影响我们医护人员为百姓服务的热忱。细心地为百姓检查治疗,回答他们的疑惑。

通过此次义诊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了儿童预防接种的知识,强调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全民共同行动,支持预防接种工作,才能为公众建立牢固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屏障,构建美好生活。

文/王珂

编辑/王珂

审稿/黄艳华

校对/杨文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zl/157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