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天是一年最美好的季节,春季也是一些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的高发阶段。尤其是对于抵抗力比大人弱小孩子来说,就很容易被传染。
01
春季传染病种类
儿童春天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猩红热、水痘、手足口病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预防措施:
1.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适当增减衣物,常备隔汗巾;
6.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时就医。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常伴有瘙痒,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四肢很少。
预防措施:
1.不要接触病人;
2.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3.多吃含维C食物,提高抗病能力;
4.多运动,增强抵抗力。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乏力,伴有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肿脖瘟、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多发于儿童,呈散发或流行,在集体儿童机构中可形成暴发流行。
传播途径:早期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唾液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热、痛,白细胞计数增多,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部分患者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少到人扎堆的地方可以有效的预防感染;
2.同时外出时注意戴上口罩,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
3.平时注意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预防措施:
1.勤洗手,多消毒;
2.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3.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4.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02
春季健康饮食
1.保证孩子饮食营养充足,尽量多补充奶、蛋、肉、大豆等优质蛋白质,苹果、香蕉、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均衡摄入,不挑食,不偏食。
2.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食物,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多喝开水,不喝生水。
3.特别注意把握孩子的进食量,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及少吃油腻的食物,以免发生积食,引起肠胃炎等病症。
03
养成良好的习惯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用面巾纸遮住口鼻,防止把病菌传染给他人。
2.经常摸摸孩子的手,如果小手凉凉的,就给孩子加一件衣服;儿童一般活动量大,所以日常穿衣要比成人少一件。
3.坚持锻炼身体,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且适当的晒太阳能促进钙的吸收,有助于生长发育。
4.让孩子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父母不要打乱孩子的生活节奏,不熬夜。
最后,祝愿宝贝们健健康康身体倍棒,让妈妈们多放心少操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