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在前不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年8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高达例,排在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第二位,仅次于手足口病。那么流行性腮腺炎到底该如何防治呢?看了下面的科普,就可以轻松掌握了!
进入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
冬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肆虐的时节,我国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呈季节性双峰分布,第一个发病高峰在4~7月,第二个发病高峰在10月~翌年1月。主要发病人群为15岁以下儿童,其中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腮腺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生场所。
在此提请广大家长引起重视,积极采取防控措施。
什么是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腮腺肿胀时传染性最强。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部耳垂的周围。除腮腺外,病毒也可侵犯其他的腺体组织和器官,如胰腺、性腺,脑组织、心脏、关节等。
流行性腮腺炎冬春季高发,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传播?
流行性腮腺炎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唾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中,通过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感染者唾液污染的衣服、玩具或公共用具间接传染。
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一般在2~3周内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根部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下向后弥漫性肿胀,并有明显的压痛。在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腮腺炎患者除了腮腺部位肿痛外,大部分患者还有发热症状,体温在38℃左右,间断性。如果没有并发症,一周左右可自愈。
流行性腮腺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流行性腮腺炎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出现并发症可能会很严重。腮腺炎可以并发睾丸炎、病毒性脑炎、胰腺炎、心肌炎、肺炎等。
?当腮腺炎患儿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发热等症状时,需要警惕胰腺炎,这种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如果孩子出现头痛、持续发热、呕吐、精神差,甚至抽搐时,需要警惕病毒性脑炎;
?当女孩子出现腹痛时,需要警惕卵巢炎;
?男孩子发热伴“蛋蛋”肿痛时,需要警惕睾丸炎。如果并发了双侧睾丸炎,有可能导致成年后的不孕症。
得了流行性腮腺炎需要注意什么?
由于流行性腮腺炎有传染性,所以一旦孩子被诊断为腮腺炎,最好在家休息,不要上学或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其他小朋友。如果没有并发症,大概一周左右可自愈,腮腺肿大完全消失,可以解除隔离;如果接触了腮腺炎病人,需要隔离观察3周。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目前,我国儿童免疫程序规定,18~24月龄儿童应常规接种一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MMR),但接种1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防病效果有限,推荐儿童入小学前再次接种一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
?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更不要与已患有腮腺炎的孩子一起玩耍或聚会。
?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在学校最好有保健员进行监控,定期排查,增加晨检,做好健康教育;发现可疑病例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出现疫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机构,并做好活动场所消毒,同时尽早对易感人群进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的应急接种工作。
?对接触过传染期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易感者(既往未患病或未接种过疫苗者)要密切观察。
2
水痘的预防
I
冬春两季,
是水痘病毒感染的高峰时期。
下面由小编给你们科普一下“水痘”,
让大家了解并知道日常生活中,
对于水痘的预防方法,
希望我们都能轻松“战痘”。
什么是水痘?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全身性丘疹、水疱、结痂为特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造成暴发流行,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水痘流行特点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高发。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因此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1、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水痘病人从发病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为止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任何年龄群均可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以婴幼儿和学龄前、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易感儿发病率可达95%以上,得过一次水痘的人,具有较好的免疫性,一般不会再得,有持久的抵抗力。
水痘的症状是什么?患了水痘的人,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最初这些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痘属于向心性分布,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会比较多,四肢少一些。不过严重时,也可能全身分布。持续3-4天,然后变干、结痂。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水痘的误区你都知道吗?生水痘不能用药?错!
儿童被感染后,约90%会发病,其余呈隐性感染,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的神经细胞内。
如果不进行积极有效治疗,单凭人体产生抗体是不能清除潜伏病毒的,多年以后当免疫功能降低时,潜伏病毒仍可再次激活,引发神经节炎症坏死及皮肤黏膜带状疱疹,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生水痘不用治疗?错!
除皮肤黏膜发生水痘外,同时对食管、肺、心、肝、肾等内脏器官也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如果患者有免疫基础疾病(比如有营养不良、白血病、慢性疾病等),则易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情较重者还可导致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等甚至严重者造成死亡,所以水痘患者应及早就医用药。
成年人不生水痘?错!
水痘主要发生于学龄期儿童,容易在幼儿园、学校等场所流行传播,虽然成年人患水痘少见,但成人水痘反而病情表现更为严重,皮疹多而密集,可有高热,瘙痒明显,易出现大疱、血疱及继发细菌感染。
孕妇感染水痘还能引起胎儿畸形、死亡或新生儿水痘,病程可以长达数周。
水痘患者只有出疹的时候才有传染性?错!
患者出疹前可伴有发热、头痛、打喷嚏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从水痘发病前1-2天至疱疹结痂为止都有很强的传染性,必须随时注意防护。
由上述可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能对水痘这种疾病掉以轻心。防范于未然,及早预防,才能使我们远离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预防?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方法吧!
如何预防水痘?1.接种水痘疫苗。
家长要提前给孩子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虽然接种疫苗后并不能百分之百杜绝感染水痘,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接种过2次水痘疫苗后,保护效果能达到95%以上。
关于水痘疫苗我们应该知道的是
1
---水痘疫苗是非强制性疫苗。
水痘疫苗属于二类疫苗,家长自愿自费接种,因此一些儿童可能并未接种疫苗。
水痘疫苗推荐的接种程序是2针程序,可能有一部分孩子只打了一针,这样保护的效果也会差一些。
另外,接种水痘疫苗后不是%不会得水痘,但即便患了水痘,症状也会轻很多,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因此还是一定要接种。
2
---水痘疫苗接种时间?
第1剂:12-18月龄均可接种,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
第2剂:满3周岁接种第2剂,应在4周岁前完成。
18月龄以上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应尽早接种第1剂水痘疫苗,并在满3周岁后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已经接种过1剂的4-12岁儿童,应尽早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费用:单剂次约-元,2剂次约-元。
3
---想补种水痘疫苗要去哪里接种?
可去当地街道社区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
4
---注射疫苗后可能的不良反应有什么?该如何处理?
注射局部疼痛,红肿,硬结(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2-3天可自行消失;
中低度发热(接种后1-2周内出现)和皮疹(接种后72小时内出现),一般持续1-2天,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观察,多喝水,可自行缓解。
如果发热≥38.5℃持续超过48小时,红肿硬结≥5cm,医院诊治,或理解联系接种单位。
如果发生罕见疫苗反应,如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虚弱无力,声音沙哑或喘鸣,头晕,脸色苍白,喉咙肿胀,心跳加速),立医院。
5
---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近期有过敏反应,出现急性皮疹。
近期有发热,处于疾病急性期或患急性传染病。
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化脓性皮肤病。
对于鸡蛋过敏的宝宝,不宜接种流感疫苗和黄热病疫苗。
腹泻时不宜口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
有肛周脓肿时不能接种口服脊灰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其它减毒活疫苗也要慎重。
严重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
免疫缺陷病患儿,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咨询临床免疫学专家进行诊断,再决定接种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如患癫痫、脑炎。
2.患儿应早期隔离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
3.开展教室、寝室卫生大扫除,白天持续开窗通风。
4.保持清洁,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勤洗手,避免抓搔,防止抓破水疱继发感染。
5.多晒太阳
6.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可适当服用维生素和补充剂来增强免疫系统。
文章来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