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计字
1个音频
阅读需要18分钟
导读:足跟痛,很多人认为和骨刺有关,以为把足跟骨刺去掉了就没事了。其实足跟痛并不是那样,它和骨刺有关系,但也可以说没有关系!具体是什么呢?听听今天的宝国叔怎么说的!
足跟痛和骨刺有关系,也没有关系!
足跟不红不肿;
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
早上落地后疼痛明显,影响行动,
走一段时间后疼痛有缓解或休息一下疼痛减轻;
足跟受凉时疼痛加剧;
这都是足跟痛的症状表现。
西医认为,足跟痛是由骨质增生(骨刺)、或跟垫部分消退、筋膜或滑囊发炎等导致的疼痛。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加上外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导致筋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不能濡养足部的筋骨肌肉而疼痛。
所以不是所有足跟痛都是骨刺引起。
中医认为,治疗足跟痛宜温经散寒,祛风通经,舒筋活血。
仙人掌有驱风寒湿邪,活血止痛的功效,而经过哄热后的仙人掌能借助热力直达痛处,治疗足跟痛效果非常好。
治疗方法:
取新鲜仙人掌,洗净,刮去二面毛刺,然后剖成二半,将剖开的一面于热炉子上烘热约三、四分钟,然后把剖开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十二小时后再换半片。
一般可于晚上敷贴,在治疗期间以穿布底或柔软鞋为宜,适当活动,促进气血经络畅通,连续贴敷二周为一疗程,可连用二个疗程。
除了上述功效外,仙人掌还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解肠毒、凉血止痛、润肠止血、健胃、镇咳等功效。所以仙人掌外敷还可以用于腱鞘炎、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急性乳腺炎。
腱鞘炎:
将仙人掌表皮层和毛刺去掉,然后敷于患处,用胶带和纱布固定住,隔天换一次药即可,一般4~5次即可痊愈。
腱鞘炎多发于手指部位以及老骨额筋脱,表现为该两处严重的疼痛。另外,腱鞘炎导致的增生会卡主肌腱,导致活动受限,例如扳机指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手指无法活动。
流行性腮腺炎:
将仙人掌的毛刺清理干净,捣烂后均匀涂抹在耳下肿胀处,用纱布和胶带固定,每日换两次药即可。
同样方法也可以用于烫伤,每日换药一次即可。
急性乳腺炎:
将仙人掌的毛刺清理干净,捣烂后加95%的酒精50ml调匀,敷在患处,用纱布和胶带固定,每日换两次药即可。
急性乳腺炎,发病急,多在产后3~4周,主要表现为乳房的红、肿、热、痛,局部肿块、脓肿形成。初期患者会感觉患侧乳房疼痛,然后发现皮肤颜色变红,会摸到较硬的肿块,严重者会出现寒战和高热症状,病情急剧的加剧,肿块可能变软,甚至自行破溃流脓。
今天介绍的仙人掌外敷治疗足跟痛,其实应该再加一项泡脚。
足跟痛是因筋络瘀滞,不能濡养筋骨和肌肉导致,所以最好在外敷仙人掌之前用红花泡脚粉泡脚。因为红花粉泡脚具有舒筋活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不仅能疏通筋络,还能让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打开患处肌肤毛孔,让仙人掌药效发挥更好。
若是普通开水泡脚,只能起到放松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最主要舒筋活络作用没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