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
概述
风疹,或称风痧。也是小儿常见一种传染性发疹疾患,一岁以内小儿较为多见。致病原因,是由于风热时气之邪,与气血相搏,郁于肌表所致。《麻科活人全书》说:“风瘾者……感风热而作,此不由于胎毒,乃皮肤小疾。”明确的指出本病与麻疹的病因不同。
辩证和治疗
○
本病在发疹前一、二天,一般有轻微的恶风、发热、喷嚏、流涕,目赤、咳嗽、倦怠、食欲不振,间有恶心呕吐,指纹色紫,脉象浮数。出疹较快,通常在发热的第一天后即出现,皮肤有搔痒感,手足掌多无疹点;疹形细小稀疏,呈圆形或椭圆形,稍稍隆起,疹色淡红。患儿耳后枕部筋核多见肿大。出疹后一、二天内,即渐退热,三、四天后疹点亦逐渐消退,无脱屑及棕色斑痕。这些症状都是本病的特点,必须与麻疹鉴别。
治疗原则,以疏风清热为主,可用加味消毒饮,或透疹凉解汤。若风热毒邪较盛,或有兼夹证,病情较重的,可按麻疹治疗方法处理。
本病虽然病情较浅,但也应该注意护理,如慎避风寒,调节饮食,戒忌荤腥,以免发生并发症,致使病情严重。
附方
○
1.加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方):
荆芥五分防风一钱牛蒡子一钱半升麻五分甘草五分赤芍二钱连翘二钱山楂一钱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分次服。
2.透疹凉解汤(经验方):
薄荷五分荆芥五分桑叶二钱甘菊二钱连翘二钱银花二钱蝉衣五分牛蒡子二钱赤芍二钱紫花地丁二钱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分次服。
加减法:邪热毒盛可加黄连一钱。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匹夫结志,固若磐石
采山饮河,纵情游闲
陶冶情操,非求禄位
不贪天下,安然无惧
求医之道,本心为善
淡泊自在,医道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