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流感相关症状出现,怀疑流感时,医院诊治,千万不要拖!
整理丨
来源丨医学界呼吸频道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以下称卫生防护中心)7月17日公布,近期主要流行的病毒为甲型(H3N2),截至7月16日已有人因流感相关而导致死亡,目前未知疫情何时到达顶峰,预计未来两到三个月才会见到回落。
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季节性流感病毒阳性百分比于6月18日止的一周内为20.76%,6月25日止的一周内为31.48%,7月2日止的一周内增至35.66%,为连续上升趋势。在6月18日至7月8日期间,91.3%阳性样本属甲型流感(H3N2),5%属甲型流感(H1N1)pdm09。
数据显示,过去三周的爆发个案主要集中于养老院,占比为52%,其次是幼稚园及幼儿中心,占比为22.8%。
卫生防护中心表示,在严重个案方面,从5月5日至7月16日,共有宗与流感相关而需入住深切治疗部或死亡的成人个案,其中死亡人数为人。此外,同期录得13宗儿童流感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或死亡个案,其中3人死亡。
甲型(H3N2)流感究竟是个什么鬼?
在流感家族,根据流感病毒感染宿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人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类群,其中人流感病毒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类。
流感病毒,特别是甲型流感病毒因其抗原变异较快,并且人、畜、禽的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片段容易发生交叉重组,人群普遍易感染,因此临床常会出现新的流感病毒亚型流行。尽管如此,流感主要还是以人流感亚型流行为主,目前已知的人流感类型有H1N1、H1N2和H3N2三型,此次疫情通报的就是甲型H3N2亚型。
H、N分别是什么?
甲型流感病毒家族庞大,又分成了若干个亚型,通常写作HhNn,h和n是变化的数字,H和N则指的是病毒表面特征性的突起。
H——血凝素(HA):H1,H2,H3……H17
N——神经氨酸酶(NA):N1,N2,N3……N10
流感的临床表现:全身症状重
流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伴有明显的头痛、疲倦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具体表现如下:
1、任何时期出现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并有流感相关的流行病学史(如到发病前7d到过流感流行地区、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等)。
2、流感流行时期出现①发热伴咳嗽和(或)咽痛;②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③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④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⑤重病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流感的病原学检查主要包括:①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②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③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④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升高4倍或4倍以上;⑤快速流感诊断检测法。
此外,我们还强调普通感冒≠流感,要知道两者的临床表现是有区别的。流感的全身症状较重,而普通感冒一般发热较轻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较轻,流鼻涕、打喷嚏、鼻塞、嗓子疼等上呼吸道症状明显,且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很少出现并发症。
流感如何防治?
抗流感病毒药物是治疗和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流感患者早期使用更能显著缓解流感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常用抗病毒药物:主要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M2离子通道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和非核苷类(阿比朵尔)三类。
①首选奥司他韦:口服剂型,可用于预防和所有重症或病情恶化患者(包括妊娠女性和婴幼儿)治疗;扎那米韦:吸入剂型,没有奥司他韦或不能使用奥司他韦时,重症或疾病进展患者可使用;帕拉米韦:静脉剂型,前两者替代药,无法接受前两者药物剂型及耐药时使用;
②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不建议用于甲型流感防治(因耐药多);
③阿比朵尔:不建议用于新甲型H1N1流感防治(因证据不足)。
综上推荐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为一线推荐,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可以作为替代选择。
此外,预防流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充分休息,提高抵抗力。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和儿童,建议定期接种流感疫苗。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有流感相关症状出现,怀疑流感时,医院诊治,千万不要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