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782791.html
第十节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护理
采分点必背
采分点1: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脊膜化脓性炎症,常合并化脓性脑炎、脑脓肿,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死率较高,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
采分点2: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采分点3:化脓性脑膜炎的感染途径有血行感染、邻近病灶直接侵入、颅内病灶直接蔓延、医源性感染。
采分点4:化脓性脑膜炎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表现为发热、畏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采分点5:脑膜炎双球菌菌血症时,出现皮疹,始为红色斑丘疹,后转为皮肤淤斑。
采分点6: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可见:脑内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总数增高,多型核占多数;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增高;细菌涂片或细菌培养阳性。
采分点7:治疗化脓性脑膜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每日10~20mg静脉滴注,连续3~5天。
采分点8:化脓性脑膜炎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15°~30°,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采分点9: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以发热、呕吐、头痛、烦躁、嗜睡、惊厥、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改变为主要特征。
采分点10:新生儿及出生小于2个月的患儿,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阳性球菌可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采分点11:出生2个月至儿童期时,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致病菌以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撻球菌为主。
采分点12: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等处的化脓性感染,致病菌由感染灶人血,经血液循环波及脑膜,引起脑膜和脑组织的炎性改变。
采分点13:冬春季节感染脑膜炎的患儿,其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春秋季常见的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采分点14:暴发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为脑膜炎奈瑟菌。
采分点15:亚急型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
采分点16:脑脊液检查为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确诊的重要依据。
采分点17: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为: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坚持用药、对症处理、治疗并发症及支持疗法,主要采取抗生素进行病原学治疗。
采分点18:小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应多饮水,体温高于38.5℃时,应在30分钟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历年考题
〖A2型题〗1.患儿,女,3岁。因化脓性脑膜炎人住ICU。患儿母亲不吃不喝,在门口来回走动,见到医生或护士就紧张拉住问个不停。此时,患儿母亲的心理状态是(E)
A.抑郁
B.绝望
C.狂躁
D.恐惧
E.焦虑
〖考点提示〗于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护理问题除了体温异常、营养失调、体液不足的危险、窒息的危险、躯体移动障碍等,还有患者家属对相关知识的缺乏,而出现焦虑等。本题干患儿母亲就是明显地担心患儿病情,而出现不吃不喝来回走动的焦虑心情。
〖A2型题〗2.患儿,男,3岁。因化脓性脑膜炎人院,脑脊液细菌培养显示为脑膜炎双球菌感染。进行抗菌治疗首选的抗菌药物是(A)
A.青霉素
B.阿奇霉素
C.庆大霉素
D.氯霉素
E.链霉素
〖考点提示〗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治疗的重要依据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肺炎球菌选用青霉素或头孢曲松等;流感嗜血杆菌应选用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脑膜炎双球菌应选用青霉素、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选氨苄西林或头孢三代。
第十一节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的护理
采分点必背
采分点1:病毒性脑膜炎是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侵袭脑膜而出现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
采分点2:病毒性脑膜炎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其次为腮腺炎病毒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少数为疱疹性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及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采分点3:肠道病毒一般分为3种,即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
采分点4:病毒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或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前驱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年长儿会诉头痛;婴儿则烦躁不安,易激惹。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可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但无局限性神经系统体征。
采分点5:大多数病毒性脑炎患儿在弥漫性大脑病变基础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反复惊厥发作、不同程度意识障碍、颅压增高症状。惊厥大多呈全部性,但也可有局灶性发作,严重者呈惊厥持续状态。
采分点6:病毒性脑炎患儿病变主要累及额叶皮质运动区时,临床以反复惊厥发作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发热。
采分点7:若脑部病变主要累及额叶底部、颞叶边缘系统。病毒性脑炎病人则主要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如躁狂、幻觉、失语以及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等。
采分点8:多种病毒可引起精神情绪异常的表现,但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最严重。该病毒脑炎的神经细胞内易见含病毒抗原颗粒的包涵体,有时被称为急性包涵体脑炎,常合并惊厥与昏迷,病死率高。
采分点9: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在发病后48小时内以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
采分点10:恢复期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以上对病毒性脑膜脑炎有诊断价值。
采分点11: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人的脑电图以弥漫性、局限性异常慢波背景活动为特征,少数伴有棘波、棘慢综合波。
采分点12:阿昔洛韦(无环鸟苷)及其衍生物更昔洛韦(丙氧鸟苷)主要对单纯疱疹病毒作用最强,对其他如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采分点13:病毒性脑膜脑炎由柯萨奇或埃可病毒所致者,一般采用激素,如地塞米松(氟美松)静脉滴注以控制炎性反应,成人剂量为15mg/d,儿童酌减。
采分点14:病毒性脑膜脑炎由于病程自限性,急性期正确的支持与对症治是保证病情顺利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第十二节小儿惊厥的护理
采分点必背
采分点1: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
采分点2:惊厥常见于婴幼儿,主要是由于小儿大脑皮质功能发育未成熟各种较弱刺激也能在大脑引起强烈的兴奋与扩散,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活动所致。
采分点3:颅外感染是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之一,包括各种感染造成的高热惊厥和中毒性脑病等,其中高热惊厥最常见。
采分点4:小儿惊厥的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采分点5:热性惊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大多发生于急骤高热开始后12小时之内。
采分点6:惊厥发作时间持续超过30分钟或两次发作间期意识不能恢复,称为惊厥持续状态。
采分点7:惊厥急救时若暂时无药,可针刺人中、十宣、内关等穴;有条件者可应用止惊药物。
采分点8:治疗惊厥的药物首选地西泮,其次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水合氯醛等,止惊药物多用静脉注射或保留灌肠。
采分点9:及时控制体温是预防惊厥的关键。
历年考题
〖A3型题〗患儿,男,14个月。因“发热、流涕2天”就诊。查体:T39.7℃,P次/分;神志清,咽部充血,心肺检查无异常,查体时患儿突然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性、阵挛性抽搐。
1.引起患儿病情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C)
A.癫痫
B.低血糖症
C.高热惊厥
D.病毒性脑炎
E.化脓性脑膜炎
〖考点提示〗小儿惊厥的典型奉现为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局部或全身肌群出现强直性或阵孪性抽动,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热性惊厥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
2.按医嘱静脉注射地西泮2mg(10mg地西泮),应抽取药液的量(A)
A.0.2mI
B.0.4ml
C.0.6m1
D.8m1
E.1m1
〖考点提示〗1ml含10mg地西泮,2mg地西泮的药液的量为0.2ml。
3.为防止患儿外伤,错误的做法是(B)
A.床边设置防护栏
B.用约束带束缚四肢
C.移开床上一切硬物
D.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
E.压舌板裹纱布置于上下磨牙间
〖考点提示〗为防止患儿外伤,应将压舌板裹纱布置于病人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在床边设置防护栏移开床上一切硬物;一或将纱布放在患儿的手中。不能用约束带束缚四肢,防止痉挛发作时病人坠床和自我伤害。
今日荐读
点击下方图片,看趣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