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的意思是,麦粒上长出了尖尖的芒刺,表示麦粒接近饱满,有待成熟,预示丰收。“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是农业生产最繁忙的时节。
芒种的到来,也标志盛夏将至。夏天最难熬的时候就要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芒种,表示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前后就进入了梅雨季节了,连绵的雨水带来的麻烦,杭城爸妈最近应该是深有体会!除了出行不便、到处湿漉漉的以外,这些“趁虚而入”的传染病,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一定得提高警惕了!
小儿腮腺炎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多见于5~10岁的儿童。严重的可引起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如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家长千万不可大意。
孩子得了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1、脸部肿胀。这是最典型的症状。孩子得了腮腺炎后,面部会肿胀,用手触摸能够感觉到表皮温度较热,并伴随孩子张嘴或咀嚼时有疼痛感。
2、发热也是常见症状之一。
3、厌食、乏力。发热使患儿体内的代谢酶活性下降,加上肿脸咀嚼时的疼痛,使宝宝不愿意进食,浑身乏力。
预防方式1、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3、孩子得病后需在家隔离21天,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暴晒等方式进行消毒。
水痘又到水痘多发季节。水痘是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常在1岁至16岁孩子中集体流行。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
水痘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也可能因为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染病。集体生活的小朋友为易感人群,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像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容易局部暴发流行。
预防方式1、注意空气流通,阴雨天气是水痘病毒特别活跃的时候,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2、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3、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也很重要,接种疫苗后15天人体就可以产生抗体,且免疫力持久,这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中暑闷热的天气会让人产生憋闷的感觉,对孩子来说更难过。入夏以后,天气干燥,太阳直射的热度就随之而来,要是不注意降温,孩子可能就会捂出痱子。
此外,夏天气温升高,体内的汗闷着,就容易犯懒。特别是处在成长期的宝宝们,尤其会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因此在夏季,家长不仅要注意闷热的气候对宝宝的影响,还要对宝宝勤加锻炼,让宝宝多出汗、多流汗,这样才能使宝宝体内代谢能适度运作。
如果害怕宝宝受伤而不让他参加锻炼,或者宠宝宝让他懒在家里,不仅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强健、使宝宝的体质下降,而且还会让宝宝的汗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影响宝宝体内的水液平衡。
如何让孩子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天呢?
精神上夏天天气闷热,容易使人心神不安。尤其是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宝宝来说,更容易烦躁不安、易哭易闹。这些同样也会引起家长的烦躁不安,对宝宝的情绪不佳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在闷热的天气里,家长应当在精神调养上让自己和宝宝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才能气机宣畅,通泄方可自如。
起居上夏日昼长夜短,中午给宝宝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但不宜久睡,一来为了不影响晚间正常的睡眠,二来午后的久睡也会使宝宝阳热不得散发,体内郁结过久则易引发病症。
芒种过后,午时天热,宝宝容易出汗,因此夏天要常给孩子洗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体内郁热便易于发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在出汗后立即洗澡。衣衫要勤洗勤换,不能未干透就穿在身上。
饮食上
因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低,易引起偏吃,懒吃的状态。在炎热的天气影响下,机体能量的损耗较大,主要是呈现在钙质和消化系统方面等。所以,此时的饮食宜以补充钙质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偏温燥、温热的食物尽量不吃,或少吃。也不宜暴饮冷饮,应该适当多吃些应季的、清热解暑的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芒种习俗,你知道几个
送花神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农历)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煮梅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具有净血、整肠、降血脂、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保健功能。但是,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需加工后方可食用,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
芒种时节,多吃“八宝”
1第一菜:黄瓜黄瓜是凉性蔬菜的代表,它含水量高,又兼具高钾低钠的特点,适合夏天人们大量出汗后补充水分及流失的无机盐。凉拌黄瓜是最好的吃法。脾胃虚寒的人可以清炒黄瓜,或者做黄瓜馅儿水饺。
2第一鲜:鲤鱼夏季气候温热潮湿,适当喝些鲤鱼汤,有助于祛湿开胃、利水消肿。而从营养学角度来说,鲤鱼富含优质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极易被消化吸收,包括儿童、孕妇、老人在内的各类人群都适合吃。
3第一菌:木耳木耳味甘、性平,具有益气、润肺、补脑、轻身、凉血等功效;木耳有“血管清道夫”之称,夏天多吃点黑木耳,一方面有利于排毒通便,另一方面有凉血、增加食欲之效。
4第一肉:鸭肉四季之中,鸭肉特别适合夏季食用。俗话说得好:“防苦夏,吃吃鸭”。鸭肉富含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5第一谷:薏米薏米是清除体内湿毒的好食品,又有抗癌作用。盛夏时节,阴雨连绵,空气湿黏,很多人都会“伤暑”,这时吃些薏米粥,可以起到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的作用。
6第一粥:绿豆粥绿豆亦食亦药,可以搭配大米或黑豆等其他豆类做成杂豆粥,能补充更多的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不过应注意,绿豆属于凉性药食之品,身体虚寒或脾胃虚寒者过量饮用,会出现腹痛腹泻,阴虚者也不宜大量饮用。
7第一饮:酸梅汤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本草纲目》记载:“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该汤消食合中,行气散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常饮可祛病除疾、保健强身,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8第一瓜:西瓜夏天出汗多,随着汗水的排出,丢失的营养也多,适当吃些西瓜,不仅能补足丢失的水分,更能增加营养。新鲜的西瓜汁和鲜嫩的瓜皮还能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增添光泽。
健身养生,注意这些
起居方面,要顺应昼长夜短的季节特点,晚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但要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中午最好能小睡一会儿,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天热易出汗,衣服要勤洗勤换,要“汗出不见湿”,因为若“汗出见湿,乃生痤疮”
要经常洗澡,但出汗时不能立刻用冷水冲澡。不要因贪图凉快而迎风或露天睡卧,也不要大汗而光膀吹风。芒种时节,春天御寒的衣服不要过早地收藏起来,必要时还要穿着,以免受凉。
-THEEND-
掌上临沭
接地气、重服务,临沭本土名医坐诊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中医支招红薯这样丢进微波炉香的邻居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