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治疗
小常识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以5—15岁患者多见,2岁以下,40岁以上很少发病。腮腺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尤其在春季发病较为集中。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常在学校、幼儿园中爆发。
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传染源是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的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腮腺炎。
本病潜伏期14—21天,平均18天,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大约半个月发病,这种病起病较急,前驱期较短,有畏寒、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期持续数小时至两天后,腮腺开始肿胀,同时伴有发热、头痛及食欲不佳等全身症状。患者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三天左右达到高峰。高峰时一侧或两侧腮腺部肿胀,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局部疼痛、过敏,吃干硬或酸性食物使唾液大量分泌时,肿胀疼痛更为明显,腮腺肿胀全过程约7—12日。可影响吃饭,该病严重时可引发脑膜炎,脑炎,导致瘫痪,癫痫。
人群对腮腺炎病毒具有普遍的易感性,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很少有二次感染者。由于腮腺炎的流行速度不如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强烈,临床表现较轻,病死率低,常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在首例腮腺炎发病后,由于缺乏积极的防治措施而造成流行,而控制流腮的传播流行是需要卫生部门、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
为了防止流腮的传播流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高度警惕,发现流腮患者,要详细登记传染病卡片,在12小时内完成上报工作。?
二、疾病控制科接到疫情报告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并指导患者的隔离措施。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三、在冬春季节要坚持教室的通风、空气消毒;要保证餐饮具和玩具的消毒,密切观察孩子出勤情况。
四、患了腮腺炎应尽快请医生作隔离治疗,患病期暂时不要去上学,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患者可以口服板兰根,主意保持口腔卫生,多饮水,吃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不要吃带有刺激性的食物,要做到合理营养、注意休息。医院的诊断证明。
五、一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隔离患病同学直至腮肿完全消退为止,但至少要隔离15天。同时患病同学必须持医生开具的医学证明,经核查确实痊愈,方可返校。在腮腺炎流行时,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如:网吧、电影院、娱乐场所等)。
六、预防腮腺炎,主要应做到平时注意自我保健,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户外活动,使自己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有利于避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文章已于修改如何识别白癜风症状如何抑制白癫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