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常见的并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病程10~14天。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及接触史,以及腮腺肿大的特征,诊断并不困难。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按上述实验室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发热,畏寒,疲倦,食欲不振,1~2日后单侧或双侧非化脓性腮腺肿痛或其他唾液腺肿痛。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为明显。腮腺管口可见红肿。末梢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后期淋巴细胞增加。发病前1~4周与腮腺炎病人有密切接触史。
预防
1.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接触者一般检疫3周。
2.自动免疫
出生后常规给予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