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些常见病,你要这样做

五月份的天气十分多变,这样的天气使人的身体会有所不适应,同时也很容易生病。虽然五月份要结束了,但我们对疾病的警惕一点也不能松懈。面对这些常见疾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小编就来告诉你如何正确应对这些疾病。1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感染上流感病毒后一般经过1-2天潜伏期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发高烧,可持续3-4天,头痛明显,全身疼痛常见且严重,全身极度乏力出现早且明显,有时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轻微或中度干咳等上呼吸道症状。可并发肺炎、支气管炎、心包炎、脑炎、急性心肌炎等,可能会威胁生命。常发生局部甚至大范围暴发流行。春季是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应注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物;家庭和幼托机构、中小学校应保持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继续做好流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一旦患上流感要在家中休息,直到症状完全消失。2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是食用了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伴有发热,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该病具有发病突然、家庭呈多例感染、学校、幼托等集体单位表现集体性食物中毒的特征。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原因有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称之为致病因素。5月,随着气温升高,微生物繁殖加快,微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风险明显增高。应注意食品卫生,规范食品操作,防止生熟不分、交叉污染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生或半生的食品,谨防食源性疾病发生。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痄腮”。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疼痛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成人患者症状一般较严重;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发病,也可见少数成年人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餐具、衣物等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发生率也增加。5月份将进入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该病传染性强,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做好幼托机构日常隔离消毒;对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那么,有家长会问:咱家里活泼可爱的宝宝在夏季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哈哈!小编怎么会忘了咱们祖国的花朵,给大家备着呢!儿童夏季五大常见疾病1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乙脑发病有季节性,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度,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孩子一旦染上乙脑,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痉,严重的还会有失语、吞咽困难、肢体运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后遗症。自从实行计划免疫以来,学龄前儿童普遍接受了乙脑病毒疫苗的预防接种,患乙脑的儿童明显减少,可是预防接种后的保护率只有76%~90%,所以仍不能掉以轻心。同时,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家长要提高防病意识,居室外要安装纱窗,消灭蚊子,防止蚊子叮咬。2皮肤病幼儿的皮肤细嫩,易受病毒、细菌及其他因素的损害,引起局部皮肤发红、发炎、生出痱子。痱子在身体的各部位都可发生,多见盱头面部、颈、前胸及臀部,有瘙痒感及轻微的烧灼感,容易形成囊肿和毛囊炎。抓破后,又很容易成为脓疱疮。脓疱疮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重症的孩子会发生邻近的淋巴结肿大、发热等,有的还会并发败血症、风湿热及小儿急性肾炎。预防痱子和脓疱疮,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已患痱子的孩子,不要让他搔抓,不要用热水或碱性肥皂烫洗,也不能用凉水刺激,要用温水洗浴,可搽止痒剂。另外,要让孩子多喝水,及时补充水份,可多吃些绿豆汤、冬瓜汤、西瓜、金银花露等,起到祛暑、除湿、解毒作用。对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脓疱疮处涂紫药水、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以防皮损扩散,加重病情。对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肿的幼儿,要警惕并发急性肾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确诊为肾炎者,应尽早治疗。

图文/网络

有人用







































结节性红斑
肝出问题前会有这些症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zz/1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