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口腔护理新发明腮腺帽小创造

提示:点击上方佛中医↑医院   编者按:近日,佛山市以最高规格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深切呼唤工匠精神,张开臂膀拥抱世界工匠。市委书记鲁毅以“一丝不苟、心无旁骛、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敢为人先、勇于创新”这32字来概括工匠精神的特质。

  虽然这次命名表彰活动没有包含医疗卫生行业在内,但其实在我们身边,不少医护人员都是“专注、创新、独具匠心”的佼佼者。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口腔医疗中心,认医院护理“专利达人”的谭玉莲护士长。

医院口腔科病房,不时能看到有病人头上戴着一个酷似头盔的帽子,患者整个头部和下巴被包裹住,露出脸部和双耳,头部两侧还附有带魔术贴的弹力布带。这顶“奇特的帽子”正是该院口腔科护长谭玉莲副主任护师的新发明——头颌面部弹力帽,又叫“腮腺帽”。小小的帽子经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良,蕴含着大大的玄机!

据谭玉莲介绍,在口腔科收治的病人中,有不少病患需要进行涉及腮腺的手术,如腮腺病变、腮腺区肿瘤及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经腮腺区手术等。术后因为腮腺手术包膜打开缺乏加压包扎或加压不充分,容易出现局部肿大并发生涎漏致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术后为有效抗炎消肿、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促进骨折愈合而配以中医中药外敷治疗时,若外敷材料暴露在外,敷料干燥后影响药效。另外对于下颌骨正中联合骨折的患者,术后为防止下颌骨弧度增大,避免关节功能受损,应对双侧下颌进行升支加压。遗憾的是,传统的普通绷带或弹力绷带的加压包扎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辅助治疗的效果欠理想。扎得松了容易散脱,不起作用;扎得紧了容易压迫气道、耳廓,令患者感觉不适。

年,刚从该院手术室调入口腔科的谭玉莲,通过对临床病例的护理和观察,开始意识到需要改善以上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加上近年在该院护理部在主任陈玉梅的鼓励带动下,院内护理团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推出多种创新发明解决临床难题,进一步激发了谭玉莲的研发热情:“作为护士,应该充分地发挥自己应有的专业价值!”

年10月,谭玉莲正式启动用于腮腺部位加压包扎的护理器具的设计研究。“腮腺帽”加压包扎的关键是要有弹力的辅助,为了寻找弹力适宜又价格经济的布料,谭玉莲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在广佛两地走街串巷,大至广州的布艺批发市场、小至佛山路边的车衣小店,都留下过她的足迹。最后,谭玉莲在佛山一家车衣小店找到了较为合适的布料,既有一定的弹性也可防水。同年12月,“腮腺帽”的“1.0版”正式诞生!其设计是将弹力布裁剪成有一定宽度的圆环状,从患者下巴绕到头顶。经过临床使用,谭玉莲发现这一设计较容易松脱,于是考虑改良。年3月,“腮腺帽2.0版”出现:面部区域增加布料包围,做成类似焊接工人戴的面罩。可惜这款“2.0版”后脑勺部位没有包裹,患者睡觉的时候容易移位,女士的头发更容易散乱,于是经过继续改良,就有了目前正在使用的“3.0版”。

  谭玉莲介绍,新改良的弹力帽有以下突出优点:

“      1、该帽既可加压包扎又不影响患者呼吸;   2、其为头帽式结构,在患者卧床时也不受影响,完全符合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3、下颌为弧线设计不易滑脱;   4、根据患者头颅大小,双侧耳区预留耳廓外露孔,不引起耳廓压迫致耳廓疼痛;   5、头颌面弹力帽给予术区持续而匀称的压力;   6、在伤口处外设双重加压带,弹力帽的特殊材料在透气、不易过敏的基础上保持药物敷料湿润功能,加长了敷料作用时间,既美观又轻巧、敷料不易滑脱,与使用弹力绷带对比,疼痛感减轻。

  小小的创造,却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提高了治疗护理质量,不少患者表示赞许,受惠病人更不再仅局限于腮腺或骨折手术的病人。有老人患有习惯性颌关节脱位,一打哈欠下巴及容易脱臼,戴上这顶特制的帽子,问题就解决了。这顶头颌面部弹力帽今年2月正式获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也正申报国家发明专利。成绩斐然,但谭玉莲并无就此满足,她说:“目前‘腮腺帽’每个位置的弹力都是差不多的,但其实患者不同部位所需要的压力都有区别,我会继续改良,找更好的弹力布、或者改善设计,进一步提升患者的舒适感和疗效。”

43岁的谭玉莲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0多年,如今依然创意灵感不断,有主导或辅助研发的专利多个,被陈玉梅主任称为“专利达人”。在“腮腺帽”之后,她说还计划在术后冰敷方面,研究新的护理器具。她说:“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多花点心思想想,或许一个小小的改变,就会有满满的收获。”

(张键怡口腔科/文冯灿/摄影)

亲,觉得文章实用请别忘了转发和点赞哟↓↓↓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北京中科白殿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rwhmm.com/zcmbzz/71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