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
年6月保健知识宣传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5-15岁发病最多。通过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的唾液或呼吸道飞沫经空气传播。常在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和新兵中爆发。腮腺炎在冬春季发病较多,但全年都可发生感染流行。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抗体水平低下者,亦可再次感染。
临床表现:
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颊黏膜处的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
有些病例1—4日后又可累及对侧,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颁下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舌下腺。青春期妇女受感染后,还可继发卵巢炎,引起月经紊乱和不孕病。青春期男性患者,可并发睾丸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还可并发胰腺炎、心肌炎、乳腺炎等。
诊断:
1.病史:发病前2—3周有腮腺炎接触史。
2.腮腺肿胀,或可伴颌下腺、舌下腺肿大,合并脑炎、胰腺炎、皋丸炎者可有相应临床表现。
3.化验检查: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在发生脑炎或睾丸炎时白细胞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抗体测定早期抗s抗体增高,双份血清抗v抗体滴度1个月内升高4倍以上。
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1.如发现有上述临床表现中的症状,医院去检查,以便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2.腮腺炎学生应隔离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方可上学,大约3周21天左右,以免传染给其他学生。
3.感染腮腺炎的学生医院痊愈证明,否则不予入校。
4.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油炸食品。
5.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应用麻疹一风疹一腮腺炎三联疫苗,预防效果良好,保护力持久。也可采用板蓝根连服3—5天。
6.尽量让房间保持在通风状态下。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告
家
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
近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流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为了孩子的健康请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以及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请带孩子及时就医。根据传染病的相关规定,患者需自发病之日起隔离治疗21天,医院开具复课证明方可返校读书。流行性腮腺炎可防、可治,请家长们做到以下几点:
1、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督促孩子增减衣服。
2、不在人口密集、空气污染的场所长时间逗留,如大型超市、快餐店、游乐场所、影剧院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6、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身体抗病力下降;每天要保证足睡眠时间,合理饮食。
7、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8、当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必要时可以接种相应的疫苗。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患上流行性腮腺炎,请让孩子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到外面玩耍,避免传染更多的人。
关于我们
年秋季火热进行中······
招生对象:
小小班:年9月1日~年8月31日
小班:年9月1日~年8月31日
中班:年9月1日~年8月31日
大班:年9月1日~年8月31日
()
(吴老师)
(邓老师)